关注:回家的脚步 如何轻松起来?

03.02.2015  09:17

   “没脸回家”折射群体心理焦虑

  “不是不想回合肥老家,真的感觉没脸回家,回趟家过个春节身心疲惫。今年春节期间,我们身边有好几个同事约好,全在北京,朋友在一起过年,图个清静。 ”今年33岁的赵莉莉说。

  以前,每逢过年,是赵莉莉最开心的日子。从小到大,她成绩都很好,高考时考上了北京一所名校,并硕博连读。春节家庭聚餐,长辈都对她赞不绝口,她是大家眼中优秀的代名词。

  等她博士毕业开始工作时,情景一下子变了。“找的工作不太满意,压力大待遇又不好,而且我还没有男朋友,父母脸上无光,我也没脸回家了。 ”赵莉莉眼神黯淡地说。

  中专毕业,老家是潜山的李明在合肥工作两年。 “我进过工厂,干过电销,还当过保安,现在一家连锁餐厅当服务员,两年换了4份工作,现在才算稍稍安稳下来。 ”李明说。

  李明告诉记者,他一个月工资2200元,除去日常开销,基本没有存款,更不要提在合肥买房子了。 “我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家里供我上学很不容易,我在合肥又没有混出个样子来,真的无颜见父母。 ”

  调查发现,“恐归族”中,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占有很大的比例,农村家庭普通本科毕业生就业最为困难,失业率达30.5%。农村大学毕业生“夹心层”特征主要表现为,他们在就业上面临“高不成、低不就”的窘境,在生活中同时面临在城市立足难和家庭期望压力下难以返乡的两难。

  自称“没脸回家”的青年人,他们大多工作不稳定,事业未起步或才起步,前途不明朗。 “无论是在一线城市,还是二三线城市,过年盼望团圆却自称‘没脸回家’,不仅是少数年轻人的矫情,也代表着一个群体的情绪表达,折射出这个群体性焦虑,和时代背景下的问题表征。 ”省精神文明建设协会秘书长崔跃松说。

   “近乡情怯”凸显文化基因忧患

  “没脸回家”的心态,有着深厚的文化基因。如在传统价值观中,个体求学、成才,首要目的其实并非实现个人价值与抱负,而更多是背着光耀家庭甚至是家族的重负。有此负重,个体的“挫败感”显然更强。

  “我不敢回老家,回去了给爸妈添堵,现在让他们在亲戚朋友面前很没面子。过年时,总有亲戚说谁家的孩子在政府机关当处长,谁的孩子又买房买车,谁的孩子又结婚生子,而此时,我的父母都很沉默。 ”赵莉莉说。虽然她家在城市,并非农村,但是她以前一直是家族中的骄傲,现如今博士毕业后没有找到“体面”的工作,让她觉得辜负了所有人对她的期许。怕春运、怕催婚、怕亲戚问工资、怕送礼、怕外甥侄子、怕堵车、怕同学聚会、怕提年龄,这些都是“没脸回家”恐归的雷区。

  曹利芳是肥东县牌坊乡的“80后”村干部,每天与村民们打交道,她深知农民百姓家中供养出一个大学生极其不易。父母都为其倾其所有,情愿砸锅卖铁也要供养孩子完成学业,甚至有很多家庭为此欠下债务。

  “父母为孩子学业付出一切,盼其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但现状却是远远没有达到父母的所期所盼,在主观上客观上都会给孩子无形的压力。 ”曹利芳说。在很多农村青年学生眼里自己是大学生,和普通农民百姓是不一样的,觉得自己不能和普通的农民百姓从事一样的苦力工作。

  数据显示,重点大学农村生源逐渐萎缩,农村大学生主要集中在二本、三本和专科院校,农村大学生的起跑线一开始就比较低。而结果是,农村大学生相对而言更难进入待遇较好、工作稳定的企事业单位,这又进一步加大了其向上流动的难度。

  农村大学毕业生游走在城市和乡村的夹缝地带,成为“两不管”“两不靠”的弱势群体。他们一方面承载着“出人头地”的家庭期望,另一方面却又难以在短期内实现人生突破;在单一化的社会评价体系下,农村大学生成为无能者和失败者,遭遇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痛苦,“近乡情怯”“没脸回家”的背后是社会文化基因忧患。

   “摆正心态”也要制度关怀

  “青年人要积极调整心态,正确看待青春梦想和个人价值,亲情宝贵,梦想可贵,但二者并非一定难以兼顾。没脸回家的青年,是怕辜负了父母的期望,既然心中有责任,就没有理由选择逃避。看到你回来,家人才能真正的高兴。 ”团省委学校部谢海说。从亲情角度而言,过年回家看看父母,是最基本的孝道伦理,以没赚到钱、没找到“另一半”为借口不回家,也非父母所愿。

  他认为年轻人只要不怕吃苦,不怕失败,在哪里都可能成功。一些农村大学生一旦跳出农门,心态就发生了变化,哪怕在大城市住地下室,也不愿回乡创业或者到更能施展拳脚的中小城市去。这种一厢情愿造成的生活困顿,不能完全归咎于体制,更应从心态和观念上找找原因。

  崔跃松认为,亲情比“面子”更重要更宝贵,只要自己努力经营,不负青春年华,就不存在“没脸回家”,所谓的追婚高压、所谓的收入追问,以及其他所有的“热情拷问”,只不过是年轻人自己臆想出来的年终不安和焦虑。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走向城市求学、工作,在这种二元制的迁徙型社会中,长辈与后代的代沟与文化差异更为凸显。如此现象催生出的家庭亲情的弱化,代际的情感隔阂,亦会加剧“没脸回家”的心态。“没脸回家心态源于功利化的社会土壤,社会需要创造一个公平正义的就业环境,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助力青年人更好融入城市,都需要用坚定不移的改革和细致入微的制度,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安徽安援律师事务所鹿冬生说。

  他认为,等哪一天农村大学生及其父辈不再把在城市体面生活当做梦想,可以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没脸回家”的问题才不会成为问题。(张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