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扎紧干部任用制度“笼子”

04.07.2014  07:52

  近日,六安市首次在新闻媒体上公布市管干部职位空缺情况,允许组织和个人(包括干部本人)推荐初步人选。这是该市推行“阳光法则”选拔任用干部的例子之一。

  让群众来选择干部。在干部的初始提名权上,六安市只公布职位名称,不设定人选具体条件和范围,让参会人员根据岗位需要和平时了解情况进行推荐。2011年以来,该市通过“海推”方式,产生了14名县区党政正职和22名市直正处级领导职务备用人选。

  组织严把选人关口。六安市根据相关规定,建立了干部考察任用的完整体系,既考察实绩,也考察德行;既考察八小时以内,也考察八小时之外;既考察工作表现,也考察家属邻里反映……市委出台了《县处级领导干部行为作风专项测评办法》,将干部行为作风中容易出现的“作风漂浮、工作不实”“独断专行、民主作风差”等共性问题进行梳理,归纳成20项,考察时由干部群众参考评定。2012年10月,六安市委还出台“办法”,采取正向与反向测评相结合、定性分析与量化测评相结合的办法,全面考核市管干部德的表现;对考核结果为“较差”的干部,实行“一票否决”。该市组织部门还强化干部任前资格审核,同时严格执行征求意见制度,向市纪委征求拟提拔干部在廉洁自律、违规违纪等方面的信访举报和查核情况,征求市审计局、信访局、检察院、人口计生委和综治办等部门的意见。在严格实行信访查核制度中,该市2011年以来共有7名干部因信访举报被查实而取消了任用。

  让程序和制度决定干部任免;一道道程序,将干部任用的笼子扎得严严实实。该市在干部选任工作中,还设计了10多道关卡。仅征求意见一项,就要征求拟任人选所在县区和单位的意见。双重管理部门有关职位拟任人选要征求协管方意见。向市人大、政协征求意见。非中共党员拟任人选,征求市委统战部和民主党派、工商联主要领导成员、无党派人士中代表人物的意见。每一个环节,都置于纪检部门和全社会的监督之下。(记者 张大鹏 通讯员 张明)

  【编后】

  将德才兼备的干部选拔到合适岗位,让他们充分发挥才智、为民尽责。在选人用才方面,关键是制度不能形同虚设,不能让少数人钻空子。如何扎紧笼子,最终还是要在制度落实、政策执行和民主监督等方面落到实处,真正让群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