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在201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上作典型经验交流
近日,教育部召开201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总结工作,分析形势,谋划“奋进之笔”,部署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会上,安徽省政协副主席、省教育厅厅长李和平围绕推进“县管校聘”改革,促进师资均衡配置,就我省深入推进“县管校聘”改革工作做典型经验交流发言。
安徽省积极探索教师队伍管理新机制,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为推动教师交流轮岗、促进教育均衡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017年,全省交流教师39794名。2017年9月,全省105个县(区)全部通过国家评估认定,成为全国第9个、中西部第1个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覆盖的省份。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师资队伍结构性调整难度增大,日益成为困扰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2013年,安徽省印发《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启动中小学教师“无校籍管理”制度改革,教师由县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编制内统筹管理,由学校根据需要按期聘用,动态调整,合理流动,促进教师资源均衡配置。
2015年,我省全面推行中小学教师“无校籍管理”和“县管校聘”制度改革。印发了《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实行“市级统筹、县级实施”的工作机制,市县教育、编制、人社和财政等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指导各地稳步实施;明确并细化了教育、编制、人社和财政部门对教师队伍管理的职责边界,理顺了教师动态调整的程序,强化了各部门推进改革的责任心和规范性。
一是创新编制管理机制。按照“标准统一、动态调整、余缺调剂”的基本思路,统筹存量编制资源,建立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周转池制度,形成全省一体、城乡统筹、余缺调剂、周转使用的管理新机制,提高编制使用效率。二是完善岗位统筹管理机制。按照“统一标准、岗位统筹、分类核定、职数统管”的原则,采取区分学段、打包核定的办法,将县域内同类型学校专业技术岗位进行整合,统一核定县域内岗位总量,打破岗位资源校际壁垒,实行集中管理,统筹使用。三是逐步建立教师退出机制。以岗位职责为依据,逐步建立以竞聘上岗为核心的教师退出机制,充分释放教师队伍活力。四是建立督导考核机制,将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实施情况作为市县政府教育发展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考核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