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守三尺讲台 争做“四有”老师 2016年“安庆最美教师”先进事迹撷英

10.09.2016  10:35

在第32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为进一步营造全社会见贤思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形成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的社会风尚,充分弘扬安庆市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安庆市委宣传部、安庆市教体局、安庆市文明办授予桐城市三河初级中学徐竹青等20名同志“安庆最美教师”称号,授予安庆一中姜莉等20名同志获“安庆最美教师”提名奖。受表彰的优秀教师是安庆市五万多名坚守三尺讲台、耕耘在教育一线教师的缩影。下面介绍的是这个先进群体中的三位普通老师。

有爱江南

作为一名教师,她学为人师,恪尽职守,以一流的工作业绩履行着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爱生如子,倾情奉献,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党员的先进性。她,就是安庆市中兴小学教师江南。

从教22年来,江南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探索语文教学新途径。在她眼里,所有学生都是平等的,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孩子都享受学习的快乐,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她倾注全部热情,洒下一路汗水,收获着无限希望。

在教学中,江南认真钻研教材,不断实践创新。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在班级中进行生本教育探究,每节课都自制“预学单”,激起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每学期她都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娱活动、艺术创作、生活技能、综合实践等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充分展示学生们各方面的才能,鼓励个性发展,丰富的活动也为学生快乐写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每学年快结束时,江南都利用课余时间,把学生的习作选编百余篇,精心排版设计,联系印刷厂印成精美的生活集《小眼睛大世界》,记录下孩子们成长的足迹。如今,这套系列生活集已经出了四本,其中学生创编的绘本、制作的手工作品、生活记录等还登上了《安徽青年报》、《青少年文汇》等多家报刊。

教师的生命贵在与学生的彼此成长。江南在以满腔的热情精心培育学生的同时,自己也在一步步的成长成熟,获得了各种荣誉,先后被授予区“优秀园丁”、“先进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安庆市“学科骨干教师”称号,并成为安庆市名师工作室成员。在学校的校本活动课程中所带的厨艺班课程中,花式面点、摆盘雕刻等内容有趣新颖,吸引了安徽青年报社、安庆日报社、安庆广播电视台等主流媒体记者专门前去采访报道。

江南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2014年5月,主动报名参与安庆市教体局在市区教育系统开展的百名青年教师关爱百名留守儿童活动,与刘纪小学五年级的留守儿童储萌萌同学结了帮扶对子。每逢周日,江南就成了萌萌的妈妈,带孩子出去玩、给孩子辅导功课。当发现萌萌一直与姐姐关系不好,在家不听长辈的话时,就耐心地与萌萌聊天,解开萌萌的心结。六一儿童节,她给萌萌买了裙子和皮鞋,送去时,正好萌萌的妈妈从北京打电话回来,得知后,感动得在电话那边哽咽落泪……

胡晶晶是江南2004年的学生,她家境贫寒,在小学时得到江南视如己出的关爱,毕业后很长一段时期失去联系。去年,江南得知她父母离婚,身体受过伤不能干重活的母亲,独自带着晶晶和弟弟,生活入不敷出,江南主动资助她艺考学费。今年8月,晶晶如愿考上心仪的艺术院校,并第一时间报告了恩师。江南闻讯后,又资助了她部分学费。

做最好的自己!”是中兴小学的校训,也是江南的教育格言,她经常对学生这么说,也始终这样鼓励自己。

一位名师的追求

有人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太湖县,有这样一位老师,以她扎实的学养和上进的精神深深影响着她的每一个学子,也影响和带动了全县上下一批批老师,她就是太湖县新城小学的汪洁琴老师。

汪洁琴老师先后在太湖新仓镇两所小学执教了六年,每一年分课时,校长都会说,“小汪,你是我校的年轻骨干,毕业班照例你来接。”她从来没有一句怨言,默默接受学校安排的一切任务。每年的毕业会考,她的教学成绩都稳居全乡第一名。

由于教科研成绩突出,汪洁琴先后被评为全国小语十大青年名师,安徽省小语会理事,安庆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安庆市第二、三届学科带头人,安庆市“十佳”青年教师,安庆市“十佳”小学语文教师,安庆市教坛新星,安庆市先进教研个人,安庆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太湖县师德标兵,太湖县优秀班主任。她参与编写的《最近三年小考满分作文》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参加省级课题“利用农远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已经顺利结题。

无论面临怎样的学生,汪洁琴都是热忱关心,呵护备至。她说孩子是坠落凡间的天使,而她,就是为天使修补翅膀的人。石懿的家长一度迷恋打牌顾不上孩子,汪洁琴三番五次找到他们沟通,要求他们必须改掉不良习气,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长,家长既羞愧又感激。张茂进同学罹患骨癌做了截肢手术,他父母离异且都不在身边,由年迈的奶奶照管,孩子遭遇身心的双重重创,汪洁琴既当老师又当心理医生,给予孩子最真诚无私的帮助。从教以来,汪洁琴先后资助贫困生数千元,走访特殊家庭一百多户,成功转化几十名后进生,获得社会的良好赞誉和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2014年,她主动要求到农村支教一年,有力地推动城西乡的教研活动。今年她又主动到新城二小交流。她先后送培送教到晋熙、新仓、徐桥、小池、汤泉、新城三小、华兴公学、双语学校等地。无论谁找她指导上课或修改论文,她都认真对待,全力帮助,无私付出。她积极进取的专业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深深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同事们私下里都戏称她是大家的偶像,而她总是淡淡一笑,说“我不是什么偶像,我只是漫漫教育路上一个矢志不渝的教改人。

坚守在山里的园丁

一个残疾人,每天都要走3公里的村级小路,一走就是41年;一位残疾老师,每天在简陋的教室里,靠着锲而不舍和坚韧毅力,一站就是41年。在距离岳西县城62公里处的包家乡锁山教学点,讲台上站着的这位残疾教师叫陈向东,1959年出生,1976年进入包家乡小学,1978年调任包家乡锁山教学点。

瘦小的身躯、花白的头发、一瘸一拐的行走、一身洗得发白的衣裳,炯炯的双眼、亲和的话语、和蔼的面庞,这是初见陈向东的印象。一座学校、三个学生,他既是负责人,也是唯一的老师。语文、数学、音乐、美术、思想品德、法制教育、心理与健康、地方课程、综合实践,9门课的教育课程全由陈向东一人承担。他是校长,是教师,是保安,是家长,更是保姆。

41年来,陈向东扎根基层,用自己的知识指引山区孩子前程,用自己的青春照亮山里孩子光明。他不羡慕城市的繁华,不在乎生活的清贫,不计较个人的得失。“用我的现在,换孩子的未来”——他这朴实的语言,浓浓地表达了一位残疾教师对山里孩子的大爱。

因小时候医疗条件差,生病时被“江湖医生”误诊耽误了治疗期,陈向东在上初中前,都是脚底朝上脚背行走。后来通过手术纠正,不能完全恢复,一只腿脚丧失了部分行走能力,遗留下肢体残疾的终身病痛,被鉴定为四级残疾。但他身残志坚。41年来,陈向东努力克服自身困难,教书育人,打开了一届又一届的贫寒学子的学习之窗。尽管体弱多病,但他从未因个人原因影响过孩子们的教学工作,不叫一声苦,不喊一声累。他长期的默默奉献得到学生、家长、领导、各级教育部门的充分肯定,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先进教师”及“师德模范先进个人”。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还未洒到地平线上,陈向东便早早起床,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我每天早上不到六点起来,如果正常天气要走一个半小时,逢到雨雪天气要走两个小时” 。陈向东计算着他的行程。乡间道路的泥泞,对于残疾陈向东来说是漫长的,但他总是第一个打开学校的大门,最后一个锁好门带着孩子们离校。然而,平静的生活就被一瞬间给打破。“2012年10月早上,当我准备从家出发到学校时,头部突然‘嗡’一声,像要爆炸一样,剧痛半小时后就开始吐。”陈向东清晰的描述。山区道路曲曲折折,家人以最快速度将他送到医院,检查出了大脑蛛网膜下腔出血和大脑动脉瘤,必须动手术。

做完脑部手术后,原本就不宽裕的家庭一下子陷入窘迫之境,但陈向东心里最牵挂的还是学生。在得知自己暂时不能到校上课后,他聘请了一位退休老教师帮忙代上两个月。在家休养期间,他还是惦记着孩子,常常打电话询问学生们的学习、功课,甚至带病走到学校探望学生。“越是像我们这样的山区,孩子读书与不读书真的是改变一生的大事,教育责任重大,不能因为自己生病,耽误了孩子的光阴。”陈向东深情而带有歉意地说。

因为扎根教学点几十年如一日,陈向东与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有一天,陈向东在躺在床上,学生家长带着孩子来探望。“刚进门,孩子们就哭喊着陈老师陈老师,小小的脸上挂满泪水,稚嫩的声音央求着我回去给他们上课,再苦再痛的时候我都没流过一滴泪,但那一刻我流泪了。”陈向东动情地说。

是这份师生情感动了我,孩子们离不开我,我更离不开孩子,我要早早地回到学校,重新回到讲台上。”陈向东下决心说。

午餐时间,陈向东首先捧着三份刚刚热好的米饭端到三位学生面前让他们先吃,其次再端出一份自己的,半碗米饭上面几乎是腌菜,夹杂一点蔬菜。看着孩子们开心地吃饭,陈向东也觉得自己简陋的饭菜无比可口。

在陈向东的办公桌上,摆满着工工整整的备课笔记和批改好了的作业。今天作业是什么,放学家长签字没有,一目了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陈向东老师让我很感动。他身残志坚,注重学习,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学生,都给了教育,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这种对教育负责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更是教育工作者的好榜样。”包家乡中心学校校长如是评价。

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教学点迎风飘扬,课堂上传来的声音无比洪亮。“这是我奋战40年的地方,只要我还能教一天,我一定不会离开岗位,做到不离课堂一线,不下讲台为荣。”陈向东的眼神里目光坚毅,富有力量。(特约通讯员:陈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