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侨乡棠樾村:家有亲人在海外,情系故土报乡恩

27.06.2016  22:17

6月25日,记者随“江淮情·侨乡行”采访团探访皖南第一“华侨村”──棠樾村。地处安徽省歙县郑村镇的棠樾村,素有“千年古村忠义槐塘,棠樾慈孝天下无双”之称。据了解,该村现居住着1200余人,移民国外的华侨、华人逾800人,归侨侨眷近千人,村内八成以上的农户家有亲人在海外。

走进槐塘,各式的欧派别墅鳞次栉比,与徽州古迹、徽派民居竞相辉映。农家中现代家电、“欧范”装饰品比比皆是。喝咖啡、吃西餐已然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据歙县外侨办吕红梅介绍,全村六成以上的青壮年人在意大利、法国、德国和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务工经商。他们中大部分从事餐饮、服装、皮革业。如今,槐塘村在欧洲资产超百万元(人民币,下同)的“小老板”已不下百人,每年槐塘村侨汇高达数千万元,槐塘也因此被称为“欧元村”。

目不识丁的西班牙华侨黄发路,却在西班牙干出了一番事业。黄发路说:“我是1989年去的西班牙,第一次创业就赔了100万元。后来,经过努力,一次比一次好。”

如今,黄发路在西班牙做灯具批发生意,过上了中西两边跑的“候鸟”生活。黄发路已订好飞往西班牙的7月4日的机票,开始他新的“征途”。

黄发路可以说是举家赴欧“淘金”,他的女儿黄桂英去西班牙也有20多年了。黄桂英和她的丈夫在西班牙开了服装店和快餐店,在槐塘村也算是个远近闻名的“小老板”。

为了不让孩子忘记母语、淡忘家乡,黄桂英坚持让自己的子女在歙县读书。黄桂英说:“人走到哪都不能忘本。”

像黄桂英这样的家庭,槐塘村比比皆是,一个个在国外出生的侨二代、侨三代被送回国内读书,许多华侨子女利用寒暑假期间回国学习汉语言。

吕红梅告诉中新社记者,近年来,回乡探亲的华侨华人呈大幅度上升趋势。“有的十几年没回国看过,现在回来了。他们回乡后,看到家乡的变化,都说家乡生活水平跟国外已没有多大差别。”

不管走到哪里,槐塘人始终不忘回报故乡,在歙县创办特色企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解决就业问题。

意大利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郑仕意便是其中一个。目前,他已在家乡投资数家企业,累计投资逾3亿元;连续三年每年捐赠数万元资助歙县中学4位困难学生。

郑仕意常挂在口头上的一句话:“无论我走向何方,歙县永远是我不离不弃、最亲最近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