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销“谍战”:放风人伪装术和回不去的“洗脑”

14.07.2015  13:46

  一帮人租住在滨湖一栋公寓楼内,每日出动频繁,面孔不一,或躲在楼道窃窃私语,或在屋内高谈阔论,种种异常表明,他们很有可能是传销人员。

  7月13日清晨6时许,合肥包河区多部门出动400余人次对藏身在公寓楼内的传销窝点,开展集中打击行动,共捣毁传销窝点82个,教育劝返一般传销分子108人,查处涉传车辆3台,这也是滨湖今年最大规模的“打传”行动。

  反侦查:楼下专人放风,楼上安心上课

  打传办执法人员进入小区,封闭了小区的各个进出口,老远看见两名女子正在东张西望,一看到执法人员,就快速躲闪。

  对方很快被控制住,经过询问得知,这两人是江西人,是传销组织中的放风人。“打击力度加大后,传销组织的反侦查能力也提升了,会提前安排人员在楼下放风,一旦发现有查处行动,就会通报。”

  执法人员确定了两人的住处,位于该公寓24楼。两人开始拒不承认从事传销活动,说只是普通住家。

  不过,执法人员很快从厨房橱柜下面的隔层,找出一包传销资料。两名女子不再言语。

  在15楼,一处传销窝点被查处,执法人员从卧室找到一张新人发展图,上面密密麻麻记录了试图发展的下线人物信息,姓名、年龄、学历、收入、子女情况、是否有房贷、是否结婚,一应俱全。

  执法人员还发现屋内笔记本被撕得只剩下为数不多的空白页,怀疑在到来前,屋内人员已撕毁传销资料,躲避打击。

  生意经:业主提供日租服务,传销藏身公寓楼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记者了解到,不同于过去传销集中在居民区的情况,在前期摸排中,执法人员意外发现,大批传销人员聚集在公寓楼中,来往频繁。

  传销人员为什么要舍弃住宅区,“转战”公寓楼呢?“一是降低租房费用,二是借助公寓楼住户多的特点,藏身其中,不易被发现。”打传办执法人员介绍。

  原来,过去传销组织在租住居民楼时,通常要一次性缴纳一季度的租房费用,如果被查处,这笔钱也要不回来。

  小公寓“收租”方式就比较灵活,化整为零,随租随走,“有的业主按月收费,甚至按一天50块钱收取,一旦被查处,立即走人。”

  当日,执法人员在查处窝点后,都会进行断水断电,并粘贴告示禁止出租,“下一步会对业主擅自出租不备案行为进行处罚。”

  故事

  最无知:儿子有家不敢回,母亲才知做传销

  “我就想把儿子带回家,让他好好做人。”一名母亲在央求执法人员,嚎啕大哭。她的儿子误入传销窝点,将她也骗至合肥。

  这位母亲是湖北荆州人,7月11日,其被儿子小周邀请来到合肥“考察”,说是要做生意。可到了合肥后,小周不停灌输“连锁经营”的传销伎俩,其母亲未识破,甚至打算掏出7万块钱加入进来。

  当日在集中打传中,小周有家不敢回,才引起了母亲警觉,最后承认自己在做传销。

  最荒唐:挂牌“驾校报名点”,传销资料扔下楼

  在入户查处中,执法人员发现一处屋内粘贴了“驾校报名点”的招牌,看上去没有什么异常。

  但简单几句问话,就原形毕露。对方连考取驾照的几个流程都不知。最后执法人员从屋内搜出大量传销资料。

  “有的资料在我们进门前就已经扔到楼下了。”执法人员介绍,假借“报名点”藏身公寓楼,其实是掩人耳目,避免引起其他住户怀疑。

  最无奈:集中教育,还有人不以为然

  上午11时许,第一批近50名传销人员被统一带至滨湖会展中心内,这里准备了大量关于传销骗局的视频,反复播放,让传销人员能认清骗局伎俩。

  记者也注意到,仍有部分人员不以为然,东张西望,极力排斥教育方式。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包河区共取缔传销窝点1662个,教育驱散传销人员9200余人次。其中,法院依法审判传销头目19人,公安部门刑拘传销骨干96人,市场监管部门行政处罚一般涉传人员564人,处罚为传销活动提供便利条件的出租房屋业主253人。(市场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