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里寻你百姓身边最美的人民调解员——十大“最美人民调解员”人物事迹展播[第308期司法连线]

29.11.2014  18:42

他们,用炙热真情温暖一方土地,用无私付出守卫社会安宁;他们是矛盾纠纷的消融剂,是政府和群众的连心桥;他们是百姓身边的“和事佬”,他们就是一心为民的人民调解员。

2014年9月10日至25日,省司法厅联合新浪安徽开展寻找“最美人民调解员”活动,吸引了数十万网民的关注和参与。日前,评选结果揭晓,池州市东至县东流镇张岗村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吴君云等10名人民调解员荣耀当选。

吴君云:铁汉柔情

东至县东流镇张岗村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

 

吴君云所在的张岗村辖14个村民组,2008年以前,该村一穷二白,是全县出名的上访村。上任后的吴君云决心扭转这一局面,他用钢铁般的肩膀,自此扛起了维护一方和谐稳定的重任。

在那段时间,他没日没夜的奔波,白天进组了解民情、解决纠纷,晚上在家梳理案情、总结经验,该村很快就甩掉了上访大户的帽子。为了让群众能随时找到他,他为自己打起了广告,将手机号码贴在了村里布告栏。无论大事小事,无论何时何地,群众需要他,他就会出现。

2008年腊月二十三深夜,一阵急促的电话将吴君云惊醒,原来是当地发生了一起因拖欠工资引发的纠纷,现场发生肢体冲突。吴君云二话不说冒雪赶到现场了解情况,彻夜调解仍未成功。随后几天,他六次上门调解,终于在腊月二十八那天化解了这起矛盾,让双方都过了个好年。

2013年,他查出尿毒症,却没有被病魔吓倒,以“铁汉”精神继续为民调解。六年来,他直接参与调解的纠纷2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100%,村里连续4年被东至县评为“六无”村居。个人荣获池州市“优秀人民调解员”,东至县“优秀共产党员”、“群众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

金其华:20年的为民承诺

霍邱县夏店镇佛寺村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

 

黝黑的脸庞,爽朗的笑声,耿直的语言,从早到晚总是提着包行走在村组间,这是金其华给别人的印象。他做调解工作有着一股“韧劲”,更对心爱的事业许下承诺,不调解成功绝不罢休。

2008年6月,县法院的同志找到了金其华,要求协助调解一起三年多没有执行掉的赔偿案件。赔偿方是一个极度贫困的家庭,男主人周某(化名)服刑3年刚刚释放,其妻长期患病,家贫如洗。赔偿方没钱赔,而索赔方闹着要进京上访。了解情况后,金其华二话没说,当场表态在一个星期内协助办结此案。经过多天的耐心劝解,赔偿方同意筹钱赔偿,一场久拖未决的纠纷就此化解。

金其华为人热情、公道、正派,对待群众的问题能做到“有求必应”,邻里有纠纷、婆媳有争嘴等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乐于“插手”,只要他处理的事情,群众心里就踏实。 20余年来,他调解民事纠纷1000余件,调解成功率和群众满意度达100%。

金其华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深受群众认可,先后当选为霍邱县第十五、十六届人大代表和安徽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 2013年5月被省司法厅授予“全省双百佳人民调解员”荣誉称号。

王庆德:铁脚板的“老公亲

长丰县下塘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

 

28年来,王庆德用一双铁打般的脚板,行走于乡村邻里之间,为民“说事”、解忧。他劝和乡邻,化解纠纷,化干戈为玉帛。长丰县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为:“老公亲”,意即有威望的家乡人。他说:“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的法宝就是要有一双铁脚板,一颗公平心。

2008年8月的某天下午,下塘镇某新建的公司工地上发生事故,农民工严某在干活过程中,因天气炎热到公司尚未使用的生产用水池里洗澡,不慎溺水身亡。事发后死者亲属情绪激动,组织了四五十人,披麻戴孝乘坐手扶拖拉机要到公司闹丧。王庆德接到消息后立即驱车前往,将车辆劝停。经过五天不知疲倦的来回奔波,王庆德拿出了一份让双方都满意的赔偿方案,成功化解纠纷。

2012年3月,王庆德在镇调委会正式挂牌设立“下塘王庆德调解室”,成立以来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62起。因工作出色,他先后被授予市“百佳人民调解员”、“先进人民调解员”和省“双百佳人民调解员”等,2013年8月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荣誉称号。

邓玲:调解路上“向阳花

马鞍山市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

 

人民调解既掺杂着浓浓的人情味,也考验着人民调解员的智慧,耐心调、秉公断、尽好职,才能赢得当事人的尊重和认可。 ”面对复杂的交通事故,邓玲用温暖的笑容、过硬的能力完成一次次调解,成为大家口中调解路上的“向阳花”。

邓玲虽然年轻,但是工作经验丰富。 2009年全省首家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在该市挂牌成立,她凭借着曾在人民法院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扎实的法律理论基础,成为第一批加入这个团体的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员。

突发的车祸会让一个家庭陷入绝境,更会让受难者亲属走向崩溃的边缘。一边是死难者家属呼天喊地的哭声,一边是肇事者眉头紧皱的静默,这是邓玲经常要面对的场景,但她总是依法依理,尽力为两个受创的家庭送上公正的评判。在邓玲心中,交通事故的调解是一门艺术,其中涉及到复杂的利益协调过程,同时还要照顾到受害人的悲伤愤怒情绪。“我们人民调解员,就是描绘和谐生活的艺术家。

五年多来,邓玲共调处各类赔偿纠纷案件2200余起,总结案标的额约为2132万余元,在化解纠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于2013年被授予全市“年度人民调解能手先进个人”称号。

江生根:渡舟上的“促和人

安庆市大观区山口乡百子山村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

 

百子山村依山傍水,居民无不与水结缘,江生根也是如此。乘舟赶赴调解,成了他出行的“招牌动作”,在他心里,调解甘如清泉,可以润人心田。

1993年,34岁江生根来到这里开始了他的调解人生,一转眼21年过去,走过意气风发的壮年,如今他已是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老民调”。

2012年12月底,百子山村村民杨某驾驶三轮载货摩托车,撞到了头坡村村民杨某。由于伤势较重,头坡村杨某不幸死亡。此事经市交通事故处理中心多次调处都没有结果,双方各执一词、各不相让。从岁末到年初,江生根多次往返于百子山村、头坡村两地进行调解,连续19次上门调解,才最终让双方签订了处理协议。为江生根一直工作在农村调解第一线,冲锋在群众矛盾最前沿,断“家长里短”,理“鸡毛蒜皮”,化矛盾、解恩怨、顺情绪,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坚守着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20多年来,江生根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达700余件,成功率达99.5%。在他的工作日记旁边,放有省司法厅、区司法局颁发的多本荣誉证书,这些是对他多年辛苦工作的肯定和褒奖。

陈坤:靠得住的“老民调

亳州市谯城区张店乡黄楼村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

 

陈坤是位皖北汉子,性格爽朗直率,做事雷厉风行。自1994年从事人民调解,至今已有二十个年头。这些年,他一直致力于化解群众纠纷,维护群众利益,为当地和谐稳定作出了贡献,被群众称作靠得住的“老民调”。

多年来,无论是土地纠纷,还是邻里矛盾纠纷,陈坤坚持严格调解与灵活处理相结合,努力做到小事不扩大,大事不激化,一定要给每个当事人公正公平的交待。他工作尽职尽责,只要农民群众需要,他都会赶赴现场,化解一个又一个矛盾,平息一场又一场纠纷,还地方一片安宁。

为了让群众知晓人民调解,为了宣传法律法规,陈坤在工作中总结了一套自己的“调解经”,努力让有矛盾找“老陈”成为一种习惯。同时,他还经常无私地传授调解经验方法,向年轻同志传经送宝,不图名不为利,只求无愧于自己人民调解员的称谓。

没有赞歌,没有鲜花掌声,陈坤就在这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二十年来,陈坤直接参与调解的家庭、邻里、婚姻等各类纠纷达1000余起,其中,重大疑难案件65起,调处成功率达100%,调解协议履行率达100%。

孙玉芝:金牌调解“红旗手

萧县龙城镇龙湖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

 

孙玉芝在社区从事人民调解工作已有十几年,这位善解人意的大姐总是在居民需要的时候出现,不厌其烦、尽心尽力地化解纠纷。多年来,她直接参与调解的家庭、邻里、婚姻等各类社会纠纷达800余起,突出的成绩赢得了金牌调解“红旗手”的美誉。

孙玉芝所在的萧县龙城镇龙湖社区面积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万人,辖区企事业单位多、流动人口多、弱势群体多,民间纠纷也易发多发,给孙玉芝的人民调解工作带来巨大压力。孙玉芝本着“凡事都要有章可循,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观念,不断提升自身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也带着社区调解队伍不断成长。同时,孙玉芝坚持做到调解工作规范化,普法宣传社会化,调解程序法制化,回访制度经常化,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建设“最具爱心社区”是孙玉芝负责调解工作近年来的一个目标,为了达到融洽社区和居民之间的关系,她大力开展“共建友好和谐家庭”活动,开展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倾情打造社区居民朋友心灵驿站,受到了社区居民的好评。

张俊伟:调解一线“布衣法官

阜阳市颍州区马寨乡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

 

一定要帮帮我,给我做主啊……”,今年8月,在阜阳市颍州区马寨乡调解室里,村民郭某已经泣不成声。由于一次交通事故,她脚部受伤,至今行动不便,然而肇事者却不承认这笔治疗费用。“放心,我一定为你讨回公道”,张俊伟坚定地说道。

我们是为老百姓服务的,他们有苦、有委屈,向我们诉说,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们只有更好地工作,才能对的起他们。”张俊伟自2004年上任以来,十年如一日,坚守在乡镇人民调解第一线,为很多像郭某一样的群众争得赔偿,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群众相信法律的公平正义。看似简单的人民调解,实则是对个人能力的考验,一旦调解不及时或处理不好,都有可能引发更多的矛盾,导致严重的后果。而张俊伟很有一手,一杯茶、一声问候、一次安抚,就让原本火气冲天的矛盾缓和了很多;以情动人,以能力树威信,他总能让纠纷涣然冰释。

十年来,张俊伟先后调解处理各种矛盾纠纷700余起,让矛盾双方获得最公正的评判,因此调解成功率高达98%,更赢得群众的信赖,也多次获得了上级的表彰,更为维护全乡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张孝清:民间纠纷“消防员

南陵县工山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

 

一名人民调解员,总是要奔走于千家万户、田间地头,解邻里的结,化心中的恨,守护一方安宁。张孝清就是这其中的一员,当地人称他为矛盾纠纷的“消防员”,哪里有纠纷引燃的“火场”,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张孝清长期从事人民调解工作,具有丰富的调解经验和较强的调解技能,总结提炼出了“矛盾纠纷无小事、人民调解要先行”的调解理念,“来者都是客、调解不嫌烦”的行为准则等等,形成了个人独具特色的调解体系。在他15年的调解生涯中,无论是多么大的争端,总能有效地让当事人平息怒气,让一触即发的群体事件缓和,真正发挥出人民调解“减震器”、“降压阀”的作用。

他自1999年从事人民调解工作以来,共调解1500余件矛盾纠纷,有效应对了百余起较大的突发事件,调解成功率在98.5%以上,履行率100%。张孝清先后获得省市县司法行政部门颁发的先进个人、模范人民调解员等表彰。2005年,他所在的镇人民调解委员被司法部表彰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

何名中:“铁齿铜牙”劝和人

宿松县孚玉镇民东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副主任

 

何名中处理矛盾纠纷公道热心,我们对他放心。”十年如一日,宿松县孚玉镇民东社区人民调解员何名中用真情和公心、用“铁齿铜牙”劝解嘴功换来百姓的良好口碑。在民东社区,他成为了广大群众信得过的“贴心调解员”,许多群众电话本里、手机中储存了社区调解员何名中的电话号码。

何某是民东社区的一位残疾居民。几年前,她从宿松县边远山区乡搬到县城谋生活,买下老厅街道两间旧瓦房,不想却碰到了一起邻里间的房屋纠纷。初到民东社区的何某人生地不熟,找到何名中帮助调解。何名中没有照顾本地老乡,而是秉公调解,公正评判。何名中多次上门调解,反复说理,最终双方同意各让一步,现在,两家关系也变得很融洽。“碰到个人解决不了的难题,我就找何名中帮助。”何某感激地说。“我把多年的调解工作经验归纳为‘五个心’,即公心、热心、诚心、细心、耐心。做到了这些,就能赢得当事人双方的信任。”何名中说。

2004年以来,何名中直接调解的婚姻家庭、邻里等各类民事纠纷235起,其中化解各类疑难复杂矛盾纠纷38起,排查各类安全隐患和治安隐患100余件。

稿件来源:2014年11月27日安徽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