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十二五”时期教育民生工程惠及百万学子

01.02.2016  08:34

      “十二五”以来,亳州市教育局把实施好教育民生工程作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着力点,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各项教育民生工程政策,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务实奋进,教育民生工程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促进了教育公平,确保了各项教育事业健康、和谐、快速发展。

稳步实施教育民生工程,加快推进教育公平

      “十二五”期间,亳州市共实施了5项教育民生工程,分别是: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全面实施义保机制改革、高校及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乡镇公办幼儿园建设。

      五年来,全市投入资金近15亿元,实施3226个校安工程项目;发放各类资助资金10.5亿元,资助贫困学生36.5万人次;拨付城乡义保资金30.1亿多元,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投入资金3100多万元建成2008个留守儿童之家,构建了留守儿童关爱体系,为近30万留守孩子提供了生活、学习和活动场所;投入资金7.8亿元,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完成523所新建、改扩建幼儿园建设项目,农村小学学前班改设附属幼儿园462所,实现“一镇一所中心园、一村一所幼儿园”目标。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为落实教育民生工程政策,确保工作成效,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建立或调整各项教育民生工程工作领导(协调)小组,明确分工,落实职责。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工作责任。建立、完善各项教育民生工程联席会议制度,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建立月调度、月通报、月排名制度,增强县区及有关学校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善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和责任追究制,跟踪督办,即使考核并通报结果,确保事事有人抓、事事能落实、事事见实效。

      健全规章制度,创新管理手段。亳州市教育局会同市财政局及时出台完善推进各项教育民生工程实施的政策,做到有章可依、按章办事,逐步确立了处理问题“讲制度”、操作层面“讲程序”、实施过程“讲透明”的长效机制。在教育民生工程实施过程中,积极创新管理模式,认真开展各项教育民生工程创建评比活动。如与市财政局联合开展了“亳州市义务教育经费管理示范校”创建活动,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详细的评估指标体系。对经评估达到示范校标准的学校,由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共同授予“亳州市义务教育经费管理示范校”奖牌。学生资助工作形成“月计划、季调度”工作机制,不断丰富资助内涵,彰显资助育人成效。

加强民生工作宣传,工作成效惠民暖心

      坚持把教育民生工程列入全市教育宣传工作的重点,积极与媒体沟通联系,加大对教育民生政策及推进情况的宣传力度,扩大教育民生工程工作的影响力。

      开展“教育民生工程政策宣传月”活动。将每年5月份定为全市“教育民生工程政策宣传月”,市、县区上下联动,认真组织开展“教育民生工程政策宣传月”活动,通过制作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集中宣传,解读教育民生政策;在公园、商场门口等场所的显著位置摆放文字精练、图文并茂的义保宣传展板;在街道、社区、行政村及重要交通路段等人员密集场所悬挂宣传标语和条幅,使各项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多形式拓宽宣传渠道。市及县区教育局充分利用教育门户网站和教育政务微博进行宣传,设立了教育民生工程专栏,系统宣传教育民生工程政策、推进举措和先进经验。与《亳州晚报》社合作,开办《教育周刊》,推出教育民生专题报道;加强与亳州广播电台、电视台合作,策划教育民生工程进县区系列报道,做到宣传常态化;加大在安徽教育网、安青网、《安青报·教育周刊》和中安教育网等媒体的宣传力度,做到教育民生工作宣传常年不断线。

      动员广大师生参与教育民生工程工作。每学期开学时,统一印发教育民生政策宣传单和公开信,向学生及家长发送。在校园采取张贴宣传标语、学校电子显示屏幕滚动宣传标语、橱窗板报宣传以及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知识竞赛、学生手抄报等形式广泛宣传。学校通过召开主题班队会、升旗仪式、家长会、研讨会、致学生家长一封信、“小手拉大手”、教师“一包一”(一位教师包一个自然村)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组织开展教育民生宣传进课堂活动。创新宣传载体,在全市中小学生作业簿本封底印制教育民生政策宣传知识。蒙城县还将民生工程有关内容制成扑克牌等进行宣传。

教育投入大幅增加,惠民政策成效显著

      五年来,亳州市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始终保持占GDP的4%以上,教育经费总投入280亿元,比“十一五”末增加133%。教育民生工程的实施,使学校基本运转得到了有效保证,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有力地促进了教育公平。

      亳州市教育局坚持办有温度的教育,以教育民生工程为杠杆,撬开了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坚持把实施教育民生工程与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千所村小提升工程、校安工程、薄弱学校改造等相结合,促进了全市教育改革发展。“十二五”期间,亳州各项教育事业实现了弯道超越、加快发展的预期目标。五年来,亳州市“两基”工作受到国务院表彰,涡阳、蒙城两县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通过国家验收;蒙城县被省委组织部、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省教育厅命名为“安徽省教育强县”。亳州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被教育部评为全国20个均衡发展优秀案例之一,利辛县“全面改薄”工作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作典型发言,蒙城县“全面改薄”经验在教育部网站展播……

      在这些成绩的背后,教育民生工程功不可没。五年来,亳州市中小学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校园成为孩子们学习的乐园;中招制度改革、高中教学成果评价机制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教师管理机制改革、教育督导考核机制改革等教育改革成效显著;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教育内涵发展不断丰富,师资水平和教育队伍综合素质明显提升,办学行为逐步规范,教育信息化建设持续加强。截至“十二五”末,全市共有学校2023所,在校生102.2万人,分别较“十一五”末增加83所、9.2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88%,较“十一五”末提高30.2%;初中毕业升学率97.1%,较“十一五”末提高25.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2.1%,较“十一五”末提高22.96%。高考本科达线率逐年攀升,其中2015年全市高考本科达线率48.1%,较“十一五”末提升9.69个百分点。

      在“教育民生之光”的普照下,亳州市百余万中小学生沐浴着教育的温度健康、快乐成长。(张黎  特约通讯员:张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