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河县“十二五”教育目标完美收官

20.01.2016  11:24

十二五”期间,五河县坚持“让每一个学生都学得好”的办学理念,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各项工作成绩显著。2012年五河县荣获安徽省“两基”工作先进单位光荣称号;2011、2012年度,连续2年荣获安徽省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考核优秀等次,成为皖北率先迈入“教育强县”的县区之一;2013年9月,教育部选定五河县为“全国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县”。2015年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国家验收。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过程中,做到用改革创新举措破解教育工作难题,用现代管理理念和思维破解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通过总结经验、提前谋划不断破解教育改革遇到的严峻课题。

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积极改善信息化环境。投入1350余万元,用于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教育网络体系建设。2014年8月,全县141所中小学全部完成了互联网接入任务,实现了1699个教学班“班班通”设备全覆盖。作为全省第一批在线课堂建设试点县,建有10个主讲教室,24个接收教室。升级改造了县教体局、教研室、实验小学等15个现有网站平台,筹建全县教育网站集群,为一线教师提供服务,逐步满足现代化教育教学需求。

促进信息化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2013年开始,五河县聘请了17位一线教学骨干教师,分成三个培训组,在全县范围内分点、分片进行了7期教师信息化全员培训,参训教师3600多人次,通过考试与考核,合格率达到 98 %以上。以备课为抓手,推进信息化和学科的融合,每学年利用寒暑假组织骨干教师编写电子课件,建立五河教育资源库。在县级各类教学竞赛活动中,要求课堂教学必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此提高班班通的使用率。全县充分利用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教师在资源网注册达3500余人。在国家、省、市教育信息化大赛中,有多人次获奖。五河教育网被省教育厅授予“全省优秀教育门户网站”。五河县选送的专题片《让每一个学生都学得好》、《精彩大课间》、《让心灵的红色闪光生命的绿色鲜亮》分获中央电教馆举办的优秀电视节目评比二、三等奖。在刚刚结束的2015年全省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中,五河县获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6人。

加强学校内涵发展,促进中小学特色化个性化多样化发展。坚持综合素质评估。监测内容包括音乐、体育、美术、写字、朗诵、说话和大课间活动等。2014年4月,教育部艺体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教育促进会秘书长谷公胜一行4人对五河县中小学美育教学水平与学生艺术素质教育进行了专题调研,对五河县创新学生综合素质评估给予了高度评价。特长监测不仅有力地保障课程开齐开足,还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也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个性发展。

改进学校评价方式。五河县制定的《学校内涵发展管理评价方案》,从学校常规管理、规范办学、立德树人、教育质量、特色创建等多重维度对学校分层分类评估,采取随访督导、集中评价、统一监测等方式对学校实施发展性评价,有力地促进学校内涵建设。

强化课程体系建设。建立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体系,做到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上课表、进课堂,坚持活动即“课程”。2010年以来,全县全面实施“体育、艺术、科技实践211工程”,推行体育大课间活动,举办“四大校园节日”即诗意春天--艺术节、活力夏天--健康节、金色秋天--科技节、书香冬天--读书节等。

坚持“特色扬校”。近年来,各中小学校注重挖掘校本特色,营造浓郁文化氛围,激扬学校个性发展。部分学校特色纷呈:建德育长廊、展师生校园剪影、书法墨润校园、绿色充溢校园,踢毽球、剪纸艺、打钱杆、抖空竹、跳花绳等学生活动丰富多彩;凸显学校教育主题,以爱国爱家为主题、以唐诗宋词为主题、以敬老孝道为主题、以传统礼仪教育为主题、以经典国文诵读为主题,有水文化、桥文化、德文化、字文化、民歌文化、毽球文化、红色文化等,纷纷呈现出各校的特色项目和学校的特有文化。今年11月,五河县实验小学等6所学校被安徽省诗词学会授予“安徽省诗教先进单位”。2010年9月,县教体局被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联盟确定为全国农村县域教育基础课程改革联盟发起单位。2011年12月12日至13日,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联盟专家组在原国家督学成尚荣带领下莅临五河调研课堂建设。

以实现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为目标,加强和改进教育管理。完善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建立与国家基础教育信息化平台对接的电子学籍管理系统和学校管理信息系统。规范招生办法,合理划定城区学校的招生范围。规范财务管理,不断加强义务教育经费监督,确保经费使用安全、合规、高效。规范收费行为,重点强化学校代收费行为监管,禁止收取与入学升学挂钩的任何费用。

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强化组织领导,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五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政府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13个县直有关部门、14个乡镇政府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相关方案,强力推进均衡发展工作。县教体局班子成员包乡镇,局机关科室人员包学校,成立了教育项目推进、业务督查指导、校园环境整治、功能室建设和责任追究等五个工作组,落实“一岗双责”。全县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抓、部门履责、乡镇参与、全校行动”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强化投入保障,全面提升城乡中小学校办学效益。实施布局调整。2007年以前,全县有义务教育学校(点)351所,布点分散、规模小,办学条件差,校均学生少。为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五河县实施了学校布局调整工程,撤并初中15所、村小89所、教学点63个。学校布局调整完成后,五河县实施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工程、校园环境整治工程、校舍安全工程、改造薄弱学校工程、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全面推进学校项目建设。2010年以来,县政府投入6000余万元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投入8亿元用于城乡教育资源扩容、整合,建成城区中小学各一所,迁建完成五河一小,正在实施五河三小迁建。目前,在新城区筹建1所规模为2000人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在城东新建漴东小学,计划2017年招生。

落实教育经费“一个比例”和“三个增长”。 2012-2014年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征收近8000万元,全部用于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在保证义务教育经费法定投入的基础上,2015年县财政追加义务教育经费12788万元,用于学校项目建设、校舍维修、校园硬化、绿化、美化、亮化等。2015年全县新增校园面积48亩,新建校舍面积27000平方米,新建运动场地29万平方米,新建功能室124个,添置53万元仪器设备、音体美器材,更新课桌凳4000套,新建多媒体教室94个,新增计算机2680台,新增图书18万册,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着力关爱弱势群体。落实特殊群体关爱机制,促进教育公平。县教体局制定《五河县完善农民工子女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实施细则》,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真正达到零障碍。全县建成174所校内留守儿童之家,加强管理,积极开展系列关爱活动,设立了亲情电话、心理咨询室等,实现了对留守儿童全覆盖、全关爱这一目标。

做好寄宿生、贫困生资助工作。全县农村中学全部实现了寄宿制。2014年打卡发放寄宿生、贫困生资助737.5万元、发放普高助学金360.5万元、中职助学金25.92万元、中职免学费资金100.38万元;每年县政府额外拿出200万元解决贫困生上学难的问题。2014年共救助457人221.6万元;2015年共救助494人222.6万元。

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权利。县政府投入配套资金800万新建可容纳200余名的五河县特殊教育学校,占地面积9338平方米,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学校设有教学办公楼、学生宿舍楼、塑胶跑道、现代化康复训练设备,为在校残疾儿童的学习食宿和康复训练提供了可靠的保障。2014年在校残疾儿童69人,开设6各聋哑班,2个培智班。2015年在校残疾儿童100人,开设6各聋哑班,2个培智班,全县残疾儿童入学率为92.19%,全县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3.5%。2014年,五河县被蚌埠市确定为“特殊群体关爱项目”试点县。

经过全方位规划整治,全县中小学校实现了国旗飘起来、大门建起来、院墙拉起来、道路修起来、地面绿起来、楼房靓起来、运动场硬起来、功能室用起来、文化墙绘起来、孩子们动起来、教师们笑起来、校园美起来,学校成为乡村里最亮丽、最温馨、最有文化气息的地方。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推进教育系统人力资源全面提升。建立教师队伍长效补充机制。按照“退一增一”的原则,2012-2014年共招聘教师274人,分配至农村偏远薄弱学校229人,占比83.6%,优先保障农村教育的稳定与发展。2015年五河县在省招150名教师的基础上,又补充招聘了220名音体美等学科和幼儿教师;音、体、美、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占招聘教师总数的42.5%,农村教师比例占78.6%,极大缓解了部分学科教师不足的矛盾。

开展多种形式教师培训活动。县政府每年安排245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教师、校长培训,2009年以来,每年安排60名校长分别到合肥师范学院、北京考试院、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院校,聘请全国知名教育专家开展讲座。五河县还先后聘请了魏书生、任小艾、李镇西、任勇等教育家到五河开展讲座。各中小学校定期举办教学开放日活动、送教下乡、校长论坛、班主任论坛、教师教学大奖赛活动等;培训方式不断创新,开展紧缺学科教师培训(音体美)、部分学科教学难点培训、骨干教师培训、中层干部培训、校长挂职培训、信息化建设培训、特色学校建设培训、心理健康辅导员专题培训等。举办以“同课异构”为载体的片区教研活动,积极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教学竞赛活动,激发教研活力。搭建教研资源共享平台,充分发挥五河教育网、五河教研网、《五河教育》辐射激励作用,每年教师发表5000多篇研修文章,大大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加强偏远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出台了《五河县中小学教师轮岗交流工作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完善教师支教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县教体局按照每年10%的比例,引导教师由超编学校向缺编学校、优质学校向薄弱学校、城镇学校向偏远学校流动,2013年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交流人数387人,交流比例10.3%,满两届校长交流14人,交流比例100%;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交流人数395人,交流比例11.1%,满两届校长交流14人,交流比例100%;2015年交流教师472人,交流比例12.3%,满两届校长交流2人,交流比例100%。

典型示范引领队伍。制定了《五河县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和《五河县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的意见(试行)》等文件,通过开展“美丽教师”、“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评选活动,全县涌现出大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优秀教师和校长,其中临北初中教师夏玉桥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和“江淮好教师”荣誉称号,堪称全县教师的楷模。

促进各极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公办园由2010年1所(县直机关幼儿园)发展到54所,年检合格民办园39所。学前三年入园率78.4℅,较2010年提高37个百分点,“入园难”问题得到一定缓解,保教质量逐步提高。2012年,县直机关幼儿园顺利通过省级一类园评估验收;2015年,东方之珠幼儿园和四季阳光幼儿园通过市级一类园评估验收。

均衡发展义务教育。2014年,实现了全县中小学互联网接入全覆盖、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581个班全部配备“班班通”。大力扶持薄弱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缩小城乡差距。规范办学行为,取消择校生,城区小学、初中实行划片就近招生,对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入学实行零障碍。

加快发展高中教育。整合高中教育资源,2015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6℅,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普通高中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稳定发展职业教育。根据市场需求,所开办专业由原来不足10个,发展到现在近20个。为社会输送了5000多名毕业生;每年毕业生就业率96%以上,就业稳定率80%以上。同时,每年对口高考向高校输送学生均超过300人,位列一市三县之首。县职教中心于2011年被评为“省级示范职教中心”,2012年9月顺利通过“省级合格职教中心”验收。在历年参加全市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中有50多人次获奖,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荣获优秀组织奖。

全力提升特殊教育。新建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学设施设备先进。专任教师12人,8个教学班,在校残疾儿童56人。全县中小学跟班就读残儿28人,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92℅.

努力做好继续教育。积极开展国培、省培及校本培训,定期举办“同课异构暨教学开放日”、送教下乡、校本研修等活动,举办中小学校长论坛、教师征文比赛等。教师培训方式不断创新,开展了紧缺学科教师、部分学科教学难点、骨干教师、中层干部、校长任职(包括任职资格、挂职)等多种形式培训,同时还举办了信息化建设、特色学校建设、心理健康辅导员等专题培训。提升了教师业务能力,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

规范发展民办教育。贯彻执行《民办教育促进法》及《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民办学校在校生由五年前2951人,增长为2015年的4980人。其中苏皖、大志两所学校生均占地和建筑面积均超过省颁标准。民办学校成为五河县教育重要组成部分。

展望“十三五”,五河县教体局有信心、有决心进一步做好工作,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努力实现教育再发展,让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孙继文 特约通讯员:张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