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政策”助力合肥改革再扬帆

05.06.2014  17:32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合肥全面深化改革步履铿锵,在全国率先对产业扶持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形成了“1+3+5+N”的政策体系框架,明确了四种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并且规定了各种投入方式所占资金总量的比例。通过政策调整,财政资金投入“由事后为主向事中事前介入为主转变、由分散使用向集中使用转变、由无偿使用为主向有偿使用为主转变、由直补企业为主向创造外部环境为主转变”,实现“拨款变投资、资金变基金”,进一步优化财政资金投入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合肥是一座充溢着创新的城市,处处活跃着改革创新的基因。行政体制改革、招投标体制改革、土地制度改革……近年来,合肥的多项改革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先试‘合肥版’”。当前,合肥又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5月30日,合肥市政府新闻办组织扶持产业发展“1+3+5”政策对外发布,“五大政策”调整完成。这标志着,先行先试“合肥版”的改革大幕已经拉开,扶持产业发展政策的改革号角率先吹响。
    此次政策调整,是市委、市政府对当前改革发展形势作出的正确研判,在准确把握合肥发展阶段和产业发展特点的基础上,作出的一次重大创新之举。
    此次政策调整,也是在全国率先对产业扶持政策作出的重大调整,新理念、新思路、新方式、新办法等一系列的新举措,必将引领合肥科学发展、创新发展、转型发展。
    此次政策调整,更是一次引领全国的重大改革创新举措。产业观察人士坦言,在全国率先对产业扶持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品格的合肥,必将获取又一个先发性的重大改革红利。
    审时度势 改革促产业发展政策日趋完美
    改革,就是要攻坚克难,逆水行舟,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合肥人清醒地看到,随着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和产业集聚度的不断提高,原有政策逐渐显现出有待提升与完善的地方——资金使用分散、小额奖补居多、扶持方式单一、资金投入滞后等,“五大政策”的不足之处开始显现。
    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决定对产业扶持政策进行重大调整。
    “由事后为主向事中事前介入为主转变、由分散使用向集中使用转变、由无偿使用为主向有偿使用为主转变、由直补企业为主向创造外部环境为主转变”,实现“拨款变投资、资金变基金”,进一步优化财政资金投入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在借鉴先发地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市情,合肥确定了此次政策调整“四个转变”的基本思路。
    这是一次渐进式的改革,也是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
    市政府负责人解释说,此次政策调整保留了“五大政策体系”、动态调整机制和总量控制、切块使用原则,新增了“一个规定”和“三个办法”,形成了 “1+3+5+N”的政策体系框架。“1”指的是一个规定,即《合肥市扶持产业发展政策的若干规定(试行)》;“3”指的是《合肥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试行)》、《合肥市天使投资基金管理办法(试行)》、《合肥市财政资金“借转补”管理办法(试行)》;“5”指的是五大产业扶持政策。
    “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市政府负责人的一句话,折射出此次重大改革的深远意义。
    “政策调整之前,奖补政策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由政府部门主导,政府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政策调整后,政府将更多地侧重于优化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事前主要是定标准、定程序、定规则,事中事后主要是加强监管,只当‘裁判员’,不当‘运动员’,政府职能实现了真正的转变。”在谈到此次政策的“四大转变”时,市政府负责人说,实现财政资金的放大使用和良性循环,提高使用效益,是此次改革的一个显著特征。
    今年,我市将拿出5亿元,以基金方式投向我市优势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基金运作的通常做法,对接社会资本可以放大5倍,按此测算,能够吸引20亿元的社会资本。
    通过政策资金的循环使用,不断地“滚雪球”,今后,我市将能够扶持更多的企业发展。
    “这次政策调整,从形式上看是对政策资金投入方式的调整,而更深层次地看,是对权力结构、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市政府负责人说,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资金,大幅压缩了权力寻租的空间,有利于促进廉政建设。
    先行先试 “五大政策”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日历翻回2006年。就在这一年,在大力实施“工业化”战略的旗帜指引下,合肥新型工业化政策应时而出。
    这是一场“及时雨”,也是一副“催化剂”。
    在工业政策的有效拉动下,合肥工业总量、效益和投资持续较快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由2007年的1488.4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 7612.1亿元,增长5.1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07年的466.2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1907.4亿元,增长4.1倍,增速居中部省会城市第1位、全国省会城市第6位,总量居全国省会城市第11位,比2007年前移4位。
    难能可贵的是,合肥审时度势,顺应工业化加快发展的需要,实施调整政策,确保了工业持续高质量增长。今年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84亿元,增长28.3%,高于全国增幅18.2个百分点,37个工业行业中有35个整体盈利。
    工业政策激发出的活力,是合肥“五大政策”效应释放的一个成功典型。
    2008年出台了现代农业、服务业政策,2009年出台了自主创新政策,2013年又将文化产业政策单独出台,合肥逐步形成了扶持产业发展的“五大政策”。
    市政府负责人说,经过多年的实践检验,“五大政策”运行是有效的,形成了品牌效应,成为我市招商引资、集聚要素的一块“金字招牌”。
    截至2013年底,市财政通过“五大政策”累计投入政策资金96.3亿元,对推动产业做大做强和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大政策”的效益在不断放大,适应了经济发展形势和阶段性扶持重点的变化,为合肥的产业发展带来了持续的动力。
    市政府负责人说,合肥再次对扶持产业发展政策进行调整,就是让扶持政策在推动产业发展上,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今年,我市安排五大产业扶持政策资金近27亿元,其中工业政策资金近10亿元、自主创新政策资金6亿元、农业政策资金6亿多元、服务业政策资金3亿元、文化产业政策资金1亿元。在新政策的指引下,财政资金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带动产业更好地发展。
    率先改革 “四种投入”激发发展活力
    思路决定出路,改革激发活力。
    研读新出台的“五大政策”,我们不难看出,投入方式的调整是这次政策调整的重点,也是实现政策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的关键。
    市政府负责人说,在政策调整上,我市确定了四种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并规定了各种投入方式所占资金总量的比例。通过这些投资方式的转变和实施,将会发挥财政资金的“放大”作用,助推产业加速转型发展。
    基金——包括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和天使投资基金两种方式。政府投资引导基金采取“母基金”的运作模式,围绕我市优势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支持初创期、成长期企业。
    “借转补”——采取“事先设定绩效目标、合同管理、先预拨专项资金、绩效考核后再全部或部分转作补助”的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可以在企业最需要资金的事前、事中阶段投入。
    财政金融产品——通过财政资金引导信贷、担保、信托等金融机构,设立风险补偿、集合信托、保费补贴等形式多样的财政金融产品,发挥财政资金的“金融撬动”作用,多渠道增加产业投入。
    事后奖补——限于上级明文规定要求出台或配套的;有重点考核任务要求的;市政府批准同意以及仍具执行效力的政策。
    “四种投入”方式“各显神通”、相互补充,把此次政策调整的优势和亮点展现得淋漓尽致。
    透视2014年“五大政策”,每一项政策都提出了具体的扶持条款,指明了政策资金重点投向。
    《2014年合肥市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政策》在继续推动产业升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工业投资的同时,加大了对工业优化结构、创新发展、全面转型的扶持力度。
    《2014年合肥市促进服务业发展政策》在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的同时,加大了对欧亚大陆桥、合肥港建设等的扶持力度。
    《2014年合肥市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政策》重点从融资能力提升和融资担保等方面,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等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发展本地特色产业。
    《2014年合肥市促进自主创新政策》更加重视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转型升级。
    《2014年合肥市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政策》进一步扩大了政策涵盖面,除原有文化产业外,增加了对体育、旅游等产业的支持。
    据分析,新版产业扶持政策,更加注重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对推动合肥产业发展、进而加快“工业化”进程,带动其他方面的改革,都将具有特殊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