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的重要讲话

22.02.2016  09:53

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3家中央新闻单位进行实地调研,随后在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重要讲话在全社会特别是新闻媒体界内产生强烈反响。

安徽师范大学师生在认真阅读、收看、收听主要媒体关于此次新闻报道后,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立足新时期下新闻舆论工作实践,紧密围绕党的工作全局,表明了党中央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高度重视,是新形势下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遵循。大家纷纷表示将紧密结合工作、学习实际,认真学习、研读讲话精神,立足部校共建新闻学院这个工作大局,围绕培养和成长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这个目标,努力在新闻传播教育和学习的征程中创造出更大的成绩。

学习讲话精神关键在于强化看齐意识指导实践,要将讲话精神与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紧密联系,要将讲话精神指导优化课程、教材编写、学生成长紧密联系,要将讲话精神指导教育教学、学术研究紧密联系起来。”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胡靖说,“作为全国十所部校共建新闻学院试点单位,我们将认真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抓住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这个牛鼻子不放松,坚持院媒协同和实践育人理念,培养为我所有、为我所用的应用、复合型卓越新闻传播人才”。

新闻与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杨柏岭教授表示,新闻舆论工作提法很创新,这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将围绕讲话精神,深挖背后的学术研究、专业建设、课程设置的潜在意义,更加注重新闻传播教育服务社会功能。

新闻与传播学院马梅教授表示,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立足变革中的新闻传播实际,突出强化舆论引导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既是对新闻媒体的更高要求,也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总书记对新闻舆论工作提出48字要求,也昭示我们既不做不闻世事的无谓“愤青”,也不能做键盘党式的“喷子”,而要做一个对社会发展富有贡献的积极建设者。

桂万保老师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将新闻宣传工作转化为新闻舆论工作的提法,既是对深刻变革的新闻传播实际的尊重,也拓展深化了新闻传播理论,同时也为舆论学等相关学科、课程设置提供了基本遵循。

芮宏明教授则表示,“媒体必须姓党”也必然要求党的教育事业必须姓党,作为新闻传播教育工作者应该转变观念、明确导向,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将党的理论、主张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去。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还在新闻传播专业学生、校园媒体学生中产生强烈反响。新闻学专业吕汉东同学表示,认真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后备受鼓舞,作为部校共建新闻学院试点单位的新闻学专业学子,在大学学习阶段利用暑期社会实践、专业实践采风和实习机会,身入基层、深入群众,写出有品质、有温度、接地气的新闻作品。

寒假在安徽电视台实习的播音学生宗祺表示,在安徽电视台实习的这段时间里,我深刻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俯下身、沉下心、重舆论”的重要性,媒体得把新闻触角伸到群众中去,才能用最真实的声音和画面记录这个社会前行的脚步。

新闻学专业吴钧同学认为,作为新闻传播学子深感责任重大,今后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党性意识,在走基层的实践中提升专业能力。

校学生会主席、播音专业同学盖晨飞同学则说,“现在纷繁复杂的声音对新闻舆论的导向性影响是对我们更大的挑战,做好新闻舆论导向工作、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就要求新闻从业者、从习者抓好自己的笔杆子,管好自己的扬声器。

校园学生记者、摄影专业贾慧琳同学联系自身实际表示,“我们也要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新闻摄影工作。在一如既往的坚持传统拍摄新闻图片的真实性、时效性等基本要求外,还要将图片新闻的形式内容加以创新呈现,增强校园新闻舆论引导上的可读性。”(马星宇  特约通讯员:张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