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泉县职业教育发展呈现加速度

12.06.2015  12:29

人生是地,社会是天,有了技术,才能立地顶天,才能为自己的人生浇铸永不磨灭的番号”,就职于合肥汉睿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管韦学斌常说这句话。几年前因中考失利,而步入临泉职高的他,注重实际操作、苦练基本功,先后在省市计算机技能比赛中获奖,毕业后应聘到合肥汉睿科技有限公司当技术员。凭借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很快便被提拔为技术总管。韦学斌只是临泉县众多职高生的一员,全县每年像他一样毕业的职高生有数千人,就业率达95%以上。

据了解,目前全县中等职业学校5所,其中省级示范学校2所,在籍学生18000多人,专职教职工250多人,开设信息技术类、加工制造类、旅游服务类等九个专业大类22个专业,初步形成临泉县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迎来这个“春天”并非一件易事。进入21世纪后,随着高校扩招步伐的加快,中职教育渐渐淡出主流教育行列。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各企业对技能人才的渴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训迫在眉睫。临泉县是人口大县,劳动力资源丰富,每年有70多万人常年在外地务工,但与之不相称的是,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在务工之前并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没有一技之长,适应不了企业经济发展中对技能人才的需求。然而,要发展职业教育,临泉县却面临着教育发展不平衡、基础薄弱、适应市场能力不足、与县域经济对接能力较低、培训质量不高等一系列困难。如何抓住发展机遇,摆脱种种困惑,走进“职教春天”呢?

加大投入创新模式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

皖北经济技术学校,其前身为临泉县第三中学,八十年代,由普通中学改制为“临泉县高级职业中学”。2014年,为更好地适应国家以设置应用型本科高校为标志的高考制度改革,经省教育厅批准,学校又改制为普通中专学校,更名为“皖北经济技术学校”。该校在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创新办学模式,积极开展联合办学,目前与安徽汽车工业学校、合肥服装学校等开展联合办学,发展了服装、艺术、机电、农学等特色专业。先后与合肥西湖蓝宝餐饮公司、苏州瑞仪光电公司、上海旭统精密有限公司等十几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通过校校、校企联合办学,基本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目标,目前学校在校学生1800多人,年培训人数6000人以上,探索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之路。

皖北经济技术学校是临泉县职业教育的代表,集中折射了临泉县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健全经费保障机制,调整优化财政教育支出结构,加大投入严格落实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教比例不低于30%,2014年投入720万元用于中职学校的基础设施和实习实训设备添置。

此外,为巩固和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刚性保证普高与中职招生比例“同升同降”,开展职业预备教育,建立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双向沟通的桥梁,建立高中教育阶段学生成才的“立交桥”,打通人才多元培养通道。

优化布局整合资源打造人力资源大县

随着临泉县经济快速发展大批企业入驻,急需一批高素质,懂技术的人才保障,如何把巨大劳动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任务迫在眉睫。县委县政府意识到,职业教育必须高起点规划,单一培训不行,必须联合起来,“抱团”才是可行之路。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未来10年我国中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80%,普职比要大体相当。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或应用型本科教育需求的绝对量仍会持续增加。这就需求具备相当容量的中等职业教育来匹配。随着经济总量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临泉县已经进入了从劳动力资源大县向人才资源强县转变的战略机遇期。

为此,县委县政府积极推行人才兴县战略,加快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优化职教布局促进职业教育集约式发展。依托皖北经济技术学校,成立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整合三所中职学校的招生、实训和就业、形成教育合力。目前占地300亩的新校建设已列入2015年县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选址意见书已办理完毕,设计方案已通过招标,新校区的建立将成为临泉县职业教育发展的里程碑。

创新办学模式,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是临泉县发展职业教育的又一举措。试行“国有民办公助”力推实施天坤集团托管皖北经济技术学校。天坤国际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理念超前的人力资源开发公司,致力于以校企合作的形式服务于职校和企业,与全国十多家大型中等职业学校和数百家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在确保“国有资产性质不变、公办教师身份不变、政府投入不变”的原则下,通过委托管理,借鉴先进办学理念带动全县中职教育快速发展。目前,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安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指出到2020年,建立国内一流、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体现终身教育理念、职普协调、中高职衔接的具有安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临泉县正按照规划稳步推进,力争到2020年全县职业教育布局全面优化,基础能力建设全面加强,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的能力显著提升。(李东星 特约通讯员:韦学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