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投资14.07亿 252个老旧小区换新颜

04.12.2014  13:34

  昨日,合肥的气温降至入冬以来最低点,但在合肥部分老旧小区居民的脸上,没有“冬意”。2012年开始的合肥史上规模最大的老旧小区整治,进入倒计时。三年来,合肥市共为252个老旧小区“装新”,7万多户老旧小区居民的家中新开通了天然气……在亳州城住了20多年、已年过七旬的窦爷爷,开心地告诉市场星报记者,政府花了半年时间整治,让他的家园换“新颜”。

   蜀山区 国防工办小区:有了沥青路住得真舒心

  “天干灰蒙蒙,下雨水泥浆。老人出不去,车来一身脏。”提起小区门口的十里庙路,国防工办小区的戴大爷是一肚子意见,但一说到基本完成整治的小区,戴大爷已经决定了,要在这里安度晚年,两个女儿那里一个也不去。

  国防工办小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一共7栋住宅楼。回忆起小区的过去,戴大爷说,那就是一塌糊涂,找路没有路,到处扔的都是垃圾,小区内的砂浆路都是破碎不堪的……听说小区列入了老旧小区整治之后,戴大爷就提了三条建议,能把路修好,能让小区用上煤气,能让电表出户。

  没想到短短几个月,小区大变样:家家开通天然气,每个楼道都装了防盗门、对讲机,以前的泥巴地换成了现在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已经67岁的他,就准备在这里安度晚年。

   庐阳区 亳州城:窦爷爷门前加了小游园

  75岁的窦爷爷,在亳州城小区住了20多年。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他就住在小区靠大门那栋楼一楼,家门口是杂草堆和小树林,没有路灯照明,每到天黑时,他家门口的小树林就成了“公共厕所”,味道难闻。加上小区的下水涵管没有修好,窦爷爷即使是想出门,门口的积水也让他和老伴寸步难行。

  今年5月份,负责小区整治的施工队进驻之后,半年时间,窦爷爷家门口添了个小游园,增加了坐立式扭腰器、太极推揉器等多个适合老年人活动的器材。只要天气稍微好一点,小游园内挤满了来游玩的老人和儿童。 现在,只要小游园等路灯点亮、小区门口没有这么多停车,窦爷爷就再也没有什么“抱怨”了。

   瑶海区 和平小区:有了窨井盖出门不用愁

  建于上个世纪50~60年代的和平小区,已经可以称得上是“古董”房了。说起以前小区的状况,业主代表丁先生告诉市场星报记者,他最有发言权,别看现在他家门前的这条路上盖上了整齐的窨井盖,而在小区整治之前,这里的窨井都没有盖,都只是些破洞,只用简单的遮蔽物盖上。一下雨,小区到处积水。

  2008年开始负责这边工作的繁昌路社居委胡主任回忆,那时每年都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来和平小区疏通管道,因为小区的基础设施已经老化、损坏,所以每年至少有一两次需要大修,平时的小修理不计其数。

  今年,和平小区被列入老旧小区整治之后,现在小区内更换了100多个窨井盖,安装了220多个声控灯……小区居民,再也不用为雨天出门而发愁了。

   包河区 曙光新村:电子摄像头抓贼没商量

  进出小区,门口有摄像头,拍下每辆车的进出;楼宇之间,装了24小时使用的摄像头,保安在监控室里就可“抓”小偷。不用怀疑自己的眼睛,这是市场星报记者在包河区的老旧小区曙光新村看到的一幕。

  曙光新村,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小区,住宅均为平顶屋,屋面大多为油毡防水,风吹日晒,已经分化破损,屋面漏水较严重。家住36栋楼的吴大姐说起以前,满脸都是苦涩。

  而今年曙光新村启动了老旧小区整治之后,首先就是解决小区的屋面防水问题,施工队是先修屋面,再逐户维修屋内。小区里还拓宽了入户的道路,更换了新型节能声控灯具等……吴大姐再也不为住在这里而烦恼了。

  后记:昨日,市场星报记者从合肥市房产局获悉,三年老旧小区整治期间,合肥市共投资14.07亿元,对252个老旧小区进行环境综合整治,37.7万合肥居民直接受益,有77565户老旧小区居民家里开通了天然气。(市场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