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老农耗时两个月用废材料自制旱船再现传统(图)

30.05.2014  13:29

  刘昌俊和他的旱船。

  65岁的刘昌俊是合肥市芙蓉社区的一名普通农民,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却在最近干了一件“牛事”。花了两个月的时间,他仅凭小时候的记忆自制出了一条旱船。而制作所用的材料,则全部都是被丢弃的装潢材料及废旧物品。因为“淘”材料,他还一度被人当成了“捡破烂”的。而费心费力制造旱船,用刘老自己的话说,就是希望能向人们再现传统,让大家一睹旱船的风采。

   两个月,老农自制旱船

  当刘昌俊扛着旱船来到广场的时候,人群中顿时炸开了锅。瞅瞅眼前的这个家伙,好似一顶轿子,长约2米,宽90厘米,高1.6米。

  年轻人好奇,这究竟是个啥玩意?而年长的人则一声惊呼喊了出来:“哟,旱船嘛!”

  这艘旱船是刘昌俊在家“憋”了两个月才制作出来的。“以前也没做过,但小时候经常看,虽然这么多年了,但依然印象很深刻。”就凭着这份印象,刘昌俊硬是慢慢摸索着造了出来。

   不花钱,材料全靠捡

  “这玩意弄出来要不少钱吧?”有人问。刘昌俊则摇摇头,颇有些自豪地扇了扇手中的折扇,“不花钱!”

  一问才知道,敢情这制造旱船所用的材料,全部都是刘昌俊“捡垃圾”捡来的。

  “旱船的木头骨架,我是拿人家丢弃的装潢材料做的,而其他的比如布面、彩花等,有些是饭店做活动后剩下的,有些是人家办婚礼之后扔掉的。”这些别人眼中的“垃圾”,刘昌俊却都用在了旱船身上。他自嘲:“有好几次,我都被当成了‘捡破烂’的,搞的还挺不好意思。”

  就为这,家里人也反对过一阵子。“家里感觉像变成了垃圾场,经常出去溜达一圈回来,手里就多了一些捡来的东西。”老伴笑着说。但看到刘昌俊回来制作旱船的认真劲,老伴很快就妥协了。费心力,只想让传统再现

  刘昌俊是芙蓉社区的祖居居民,“一辈子都在这里,以前是农民种地,现在是住楼房养老。”他笑着说。

  想起来做旱船,刘昌俊说是自己长久以来的一个心愿。“我小时候,只要一过节,必然有旱船表演,印象太深刻了。”但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刘昌俊就再也看不到旱船的影子了。“现在年轻人都不知道什么叫旱船了,见也没见过。于是我就想通过自己的双手造出来一个,让大家伙瞅瞅,也算是一种传统的延续吧。”

  如今,刘昌俊的愿望实现了。他把自己辛苦做出来的旱船捐给了辖区翠微文体队,“希望能在他们的手里,再看到以前那精彩的旱船表演!”(江淮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