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气象专家揭秘“冷冬”是如何变成“暖冬”的

03.03.2017  16:42

   中安在线讯 据新安晚报报道,记者昨天从省气候中心获悉,今年我省出现了“史上最暖冬天”,气温较常年同期异常偏高1.8℃,为196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高。而这个“暖冬”之后,还很可能出现“暖春”。为此,记者采访省气象专家,为您解读我省“冷冬”的预测为何变成“暖冬”的现实。

   我国出现“史上最暖冬天

  省气候中心昨天发布了2月气候公报,2月全省平均气温6.3℃,较常年同期显著偏高1.3℃;同时降水偏少4成,日照较常年同期偏多2成。2月偏暖可不是单独事件,事实上这种偏暖的趋势从去年12月前后刚入冬的时候就开始了,今年我省出现了“史上最暖冬天”。

  怎样才能算“暖冬”?省气候中心气象专家告诉记者,按照气象学标准,一般来说,当某年的12月至次年的2月的平均气温比常年的同期平均气温偏低0.5℃以上,就称为“冷冬”;偏高0.5℃以上,则称为“暖冬”。“常年”可以采用“过去50年”和“过去30年”两个标准,本次“最暖冬天”采用前一个标准。

  气象专家分析称,根据省气候中心的数据,去年入冬以来我省气温普遍偏高。按照月份来算,12月偏高1.9℃,1月偏高2.3℃,2月偏高1.3℃。综合起来算,2016年12月~2017年2月全省平均气温为6.0℃,较常年同期(4.2℃)异常偏高1.8℃,为196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高。根据《暖冬等级》国家标准,今年为暖冬年。“一般来说,偏高一度就已经很‘暖’,而今年竟然偏高1.8度,超过暖冬标准好几倍,可以算是‘异常偏高’,难怪会被称为‘史上最暖’。

  该专家告诉记者,这种“超级暖冬”现象并非我省所独有,事实上,今年我国多个地区都出现了这种情况。根据国家气候中心近期发布的消息,我国今年冬天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9℃,也是我国自1961年以来的最暖冬天。据统计,全国各地气温普遍较常年同期偏高1℃~2.5℃,最高竟然还有超过“暖冬”标准5倍的。

   “暖冬”过后或有“暖春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范围的“超级暖冬”?省气候中心的专家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大背景是全球变暖的趋势。该专家分析称,去年年底以来关于全球变暖的消息有不少。比如前段时间,国家气候中心发布消息称最近一次“拉尼娜”冷水事件因为抵不住全球变暖的压力而提前结束,类似的还有澳大利亚政府发布消息称今年年初以来的持续高温已经打破了当地东部有史以来的纪录等。“拉尼娜被称为‘冷水事件’,与厄尔尼诺相对应,一般拉尼娜状态持续5个月才能形成拉尼娜事件。但是去年以来的拉尼娜事件却‘夭折’了,因为在最后一个月,它的状态日益弱化,最后在四个多月的时候就结束了,没有形成拉尼娜事件。”气象专家说:“这种情况让很多气象学家感到意外,对此气象学界有很多分析,但大多数观点都认为是全球变暖趋势导致了冷水事件动力不足而‘夭折’。也因为这次拉尼娜事件的夭折,原本预计‘冻哭了’的冷冬并没有出现,因为不断弱化的拉尼娜已经无力影响大范围冬季气候了。

  对于这次“超级暖冬”的出现及其影响,省气候中心专家告诉记者,目前国内气象学界认为这是一次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出现的“暖事件”。“除了拉尼娜的‘夭折’减弱了对冬天气温的影响,今年北极冷空气也总体偏弱,而后者对我省冬季气温的影响更大。总的来说,去年入冬以来影响我省的大气环流相对稳定,东亚冬季风强度偏弱,冷空气势力偏弱。虽然其间也有几次比较厉害的寒潮,但是每次冷空气过后都会迅速回暖,并未维持长时间低温天气。因此这个冬天没有真正冷起来。

  “暖冬”之后的气候会如何发展?气象专家告诉记者,省气候中心的研究和预测结果与国家气候中心基本一致,预计今年春天很可能会延续总体偏暖的趋势,出现一个比往年同期总体气温偏高的“暖春”。“当然,春天的天气向来是乍暖还寒,所以出现几次大范围降温天气也很正常,我们说的暖春指的是总体长期气候偏暖。

原标题:安徽气象专家揭秘“冷冬”是如何变成“暖冬”的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
皖北城际铁路网规划修改?安徽省发改委披露新进展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有网友在人民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