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难求 停车难 城市新难题(图)

29.07.2014  07:13

  随着城市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长,停车难日益成为居民头痛的一个问题,也对城市科学发展构成了严重制约。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规划、管理能否跟上?提高停车费是不是一剂良药?这对城市规划、交警、城管等部门提出了一个严峻课题。

  ●开车去省政府附近办事,转了40多分钟,愣是没找到停车位,不得不违停在路边。——省直某机关工作人员王先生

  ●周末不要开车去步行街,很难找到停车位!——合肥市民周梅

   找个车位难上难,有车一族伤脑筋

  “我知道省政府附近停车难,平常轻易不敢开车过去。 ”王先生在一家省直机关工作,因工作需要,经常要到那里办事。 7月23日,因为赶时间,王先生就驾驶私家车过去。结果不出意料,找不到停车位。在附近绕来绕去,转了40多分钟,眼瞅着约定的时间已经过去半小时,王先生不得不将车违停在路边。可20分钟不到,他就吃了交警罚单。这下,他还得花半天时间、掏200元钱去处理交通违章。

  许多有车族都有这种经历。因为淮河路步行街周边停车难,“周末不要开车去步行街”的忠告,合肥年轻的有车族几乎都听过。家住合肥市望江路的周梅将这句话写进自己的“周末出行攻略”。 6月一个周末,刚买车不久的她,载着两个闺蜜去步行街玩。靠近步行街的地方,她看到每个能停车的地方都停满了车。最后,她不得不将车开到桐城路附近的一个临时停车位,再打车去步行街。现在,周梅已经养成了周末逛街就打车的“习惯”,“明明有车,还要打车出门,很无奈。 ”她说。

  “上班要去单位抢车位,下班要赶回小区抢车位,送孩子上学、送老婆购物、送父母就医都是如此……省吃俭用买了辆车,本以为出行方便了,却不小心成抢车位专业户了。 ”私家车主李先生如此自嘲。他反映,一到节假日,无论在哪停车,都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见缝插针抢地方,为此,没少刮擦车子、挨罚单。

  由于停车难,一些“停车地图”“停车秘笈”在城市论坛里成了“热帖”,更有小区业主论坛张贴了“小区车位已满,业主请勿盲目买车”的警示语。

  ●全市日增新车450辆,停车泊位缺口约2.8万至3.2万个。 ——合肥市交警部门相关负责人

  ●为了适应停车需要,原有配建停车场的设置比例和标准要相应调整。 ——合肥市规划部门负责人

  供需矛盾很突出,规划建设需提速

  “目前,合肥平均每天增加450余辆新车,年均增长20%以上,按照《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等相关标准计算,停车泊位缺口约2.8万至3.2万个,市区停车压力巨大。 ”记者从合肥市交警部门了解到,目前合肥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到113万辆,其中,市区机动车保有量70多万辆。而目前,市区内面向社会开放的停车场除了单位和小区自备停车场以外,总计只有803处、5.85万个泊位。

  “从根本上解决停车位不足难题,增加数量是关键。 ”记者从规划部门了解到,针对停车难问题,合肥市以二环路内区域为重点,编制了《合肥市二环路内城区停车场(库)规划》,采用独立选址新建、地下空间开发、既有容量扩充、综合开发代建等措施,快速推进停车设施建设。

  按照计划,合肥市将建设151处停车场,总共2.16万个泊位,其中,近期规划1.19万个泊位,远期控制9800个泊位。此外,为缓解城市中心区交通压力,还规划了停车与换乘相结合的停车场18处、4310个泊位,其中,远期规划3285个泊位,远期预留1025个泊位。

  “除了市级层面的规划外,瑶海、庐阳、蜀山和包河区也都编制了相应的停车场专项规划,拟定了近远期建设计划。 ”合肥市相关负责人举例说,瑶海区计划结合轨道交通一号线大东门站点,新建地下机械式停车库,约210个泊位;庐阳区计划于2014年度,建成7处公共停车场、约1400个泊位,正在谋划推动阜阳路合肥市招管局、明教寺、淮河路、中菜市、新华书店等8处停车场建设。

  “为了适应停车需要,原有配建停车场的设置比例和标准要相应调整。 ”据合肥市规划部门介绍,合肥市去年7月出台了有关文件,对各类建筑的停车泊位,区分不同区域和用途相应提高了比例。按照要求,商住混合楼建设时商业面积的配建车位必须单独设置,新建办公楼特别是行政办公楼必须配建一定比例的访客车位,且单独设置,避免内部占用。已建老旧小区或单位在原停车场无法满足停车需求时,在用地范围内,可插建立体停车场(库),“最大限度缓解由于车位数量少带来的停车难题”。

  ●在老城区,居民楼之间,居民楼与单位楼之间,都有空区,可以合理规划“借用”,划出临时停车位。 ——合肥市政协委员项红

  ●应该通过互通有无,“错位”停车,将有限的停车位充分利用起来,缓解停车难。 ——建言献策的受访市民

   整合资源有潜力,错位停车可救急

  “7月20日刚刚对外开放,主要是为了方便本单位外的车辆停放。 ”在合肥市庐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院内,一位临时停车场管理员向记者介绍,临时停车场24小时收费停车,每次5元钱,有效缓解了附近机关单位、公司办公人员及来此办事市民的停车难题。

  “应该通过互通有无,‘错位’停车,将有限的停车位充分利用起来,缓解停车难。比如说我们每天晚上开车回家,停到自己楼下,晚上小区里面的车位肯定是满的,但是第二天早晨,各家各户都开着车去上班,小区的停车位就空出来了,小区车位白天是可以向周边单位开放的。”采访中,许多市民表示,自己深受“停车难”之苦,愿意将小区车位空闲时让给别人使用。

  合肥市政协委员赵浙兰也建议,依据车流潮汐原理,将办公区夜晚和居民区白天时段的空余停车位对外开放,实行车位错时互换使用。目前,市区共有约140余家社会单位内部停车场、约1.05万个停车泊位对外开放,占全市面向社会开放停车泊位总量的17.96%,扩大对外开放增加车位供给还有很大潜力。

  “在老城区,很多小区是开放式的,居民楼之间,以及居民楼与单位楼之间,都有空区,可以合理规划‘借用’,划出临时停车位。”合肥市政协委员项红建议,有关部门可以在楼宇间“见缝插针”设置临时停车位。

  “增加临时停车位的同时,还应提高临时车位的周转率。 ”曾当过临时停车位管理员的吴大姐对记者说,经常有车主把临时停车位当成停车场,长期占用停车位,人为增加了停车难。她认为,要改进临时停车位的收费方式,对短时间就走的,可以免于收费;对长时间占有的,可递增式收费,提高临时停车位使用效率。(朱胜利、聂扬飞)

  [1]  [2]  [3]  下一页
皖北城际铁路网规划修改?安徽省发改委披露新进展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有网友在人民中安在线
淮南凤台何时“撤县设市”?安徽省民政厅回复网友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有网友在人民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