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安庆样本:安庆对过年慰问、给钱了事说NO!

14.10.2015  00:14

  体元村,距离安庆市区仅91公里,却因身在大别山腹地,几经曲折,要足足2个多小时的车程方能到达。

  走进小村,主干道边是两排整齐的小洋楼。可令人不解的是,这里却是不折扣的贫困地区。

  对此,体元村村支部书记彭代高无奈地解释说:“楼房只是外表光鲜,内里少有装饰,好多都是借钱盖的。村里有不少楼房只是搭了框架,甚至连大门都没有。这都是因为攀比。应了那句老话,不吃馒头争口气,借钱也要将楼房立起来。”

  体元村共有29个村民组,共2988人,面积约4平方公里,基本农田1032亩,人均可用农田不到三分。人多地少基础差,农业生产滞后,群众生活缺乏产业支撑,参照“2013年人均收入低于2739元/年的标准”,体元村共有贫困人口715人,贫困户275户,其中扶贫户159户。

  2014年7月,体元村迎来了一群人,和一场精准扶贫的“变革”。

   精准扶贫要“眼中有人”

  “精准扶贫”出现在正式文件中是在2013年12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

  到底精准扶贫指什么?“当时我们都不懂什么是精准扶贫概念。过去的扶贫工作,只是每年春节时慰问一下,再帮着做一两个项目。这样的确达不到扶贫效应。”安庆市财政局局长何家虎告诉《决策》。

  要从哪方面开始做起?“我们立即学习文件,详读《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和中央、省级的两大《意见》。同时组建一支队伍,去塔畈乡摸底调研。然后选择体元村,进行试点帮扶。”

  那么精准扶贫要怎么做呢?

  江有初自从负债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后,妻子离家出走,他与4岁的女儿,依赖年迈的父母生活。基于他有过养牛的技术基础,在村两委和帮扶单位的推动下,成功购买两头牛。两头牛的收入一年能达七千多元。

  半年后,江有初家养牛规模扩大到8头。这对农民和帮扶干部都是极大鼓舞。当牛生病时,所有人都急了。财政局最快时间联系专家,下乡看牛,渡过难关。

  像江有初家这样,根据自身技术基础与实际愿望,作为帮扶方向,是此次体元村精准帮扶的主体思路,即“眼中有人,因人施策”。

   扶贫不能任性

  谁家养牛,谁家种茶,谁家试点稻鳖共生,不是任性而为,而是通过精准识别、精准分类、精准帮扶后的产物。

  “精准识别,要求非常高。哪些是贫困户,怎么选,怎么确定,很难。这份工作主要是乡村两级开展。”何家虎口中的“难”,确实令彭代高头疼不已。

  虽然有贫困户评选标准,即人均收入低于2739元/年,但在具体确定是哪些户时,遇到难题。“大家都知道评上贫困户,就能接触到扶贫资金。一方面是真心想脱贫的农户,希望走出贫困,另外也难免有些人家希望沾扶贫资金的光。”彭代高实言相告。为了选出真正需要帮助的农户,村两委与下派书记将工作分五步走。

  首先是农户自愿申请,再经过民主评议,村级初审公示,乡镇审核公示,最后由县级审定公告,确定157户贫困户。然后对贫困户名单进行分类统计装订,做到村里有册、乡镇建簿、县区存档,完成“建档立卡”工作。

  贫困户识别后,需要着手精准帮扶。如何让159户贫困户脱贫?如何在人均只有三分之一亩种植土地面积上作文章?头发花白却浑身干劲的何家虎总结说:“每个贫困户致贫原因不一样,脱贫方法也不会一样。其实农民的想法有很多,我们深入去了解,从他们最迫切的需求开始。”

  教育帮扶最先启动。“去年八月份调研时,接触到了一些苦于集凑学费的孩子们。当时我们就决定在现有政策基础上,加大延伸”,何家虎谈到,“只要是念书,都帮扶!”从大学生到全村中小学58个孩子,全部予以不同程度的支持。

  然后是技能帮扶。按照农户需求,分别开展了茶叶种植培训、畜牧养殖培训、稻鳖共生养殖培训。既能解答传统技术中的疑难点,又能寻找产值提升空间的培训,吸引了大批农户参与,座无虚席。

  其中,稻鳖共生是第一次被引进体元村。在稻田里同时饲养鳖和泥鳅,不施撒任何有机肥或农药,培育绿色水稻。绿色水稻1元/斤,甲鱼的时价约80元/斤,泥鳅时价约12元/斤,总体产值远远超过传统种植。

  “在培训的时候,近40个农民来听课。课后有20位农民表示有意愿去尝试。一番思考后,只剩下2位农民希望参与。最后考虑到前期投入、养殖风险、利益回报等问题,只有1位农民真正操持起来了。”李泽义清晰的记得项目动员的艰辛。

  鳖苗的投入,是由安庆市龙头企业无偿提供,同时,企业提出农户在销售困难的情况下,以稍高于市场价全部购入成鳖。这样“公司+农户”的模式,是精准扶贫中的积极探索。

  在鳖苗投放不久,出现了难题。“刚开始鳖苗不适应,不吃食,把我们急坏了。局里请来安徽省农科院水产专家,请他们手把手的指导,终于迎刃而解了”,李泽义回忆说,“这个过程中,农户本身学到了一门技术。帮扶单位真的帮,帮扶对象真的学,就一定会做好。”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