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师范学院“新形势下城乡经济社会系列调研”让大学生“接地气”
为把专业知识更好地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为使学生课外活动更接地气,鼓励大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生活,自2015年11月7日起,阜阳师范学院根据专业特征,组建实践团队,利用课余时间,在阜阳三区五县各乡镇,进行了为期一月左右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本次课外实践活动以“新形式下城乡经济社会调研”为主题,以专业为活动主题,通过对阜阳市三区五县各乡镇居民的走访来搜集了解农村电商、农村金融等有关情况,一路走来,收获颇丰。
“互联网+”下大学生返乡创业对当地经济的影响调查
自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以来,该校经济学院学子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积极探寻创业之路。尤其“互联网+”的推动作用,充分发挥信息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集成作用,互联网与传统业态的充分结合,创造出新的业态。经济学院调研小分队以“‘互联网+’下大学生返乡就业对当地经济的影响”为分主题到颍上县盛堂乡等实地开展对城乡居民的调研。
活动中,学生们首先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模型进行实证设计,以颖上县盛堂乡等为研究样本,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数据,分析当地居民和大学生对“互联网+”的了解情况以及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现状,为学院学子毕业后返乡创业提供数据支撑。
农村储蓄处理方式和理财观念的调研
阜阳市作为农民工输出大市,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国家实施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农民在理财观念等方面面临很多新情况。为此,经济学与经济统计学专业的同学组成调查小组,开展以“关于农村储蓄处理方式和理财观念的研究”为主题的实地调研活动。
小组成员通过选取阜阳市颍东区为主要调研对象,通过问卷的形式向当地居民了解相关情况。
通过对问卷信息后发现,如今农村居民投资理财意识不断增强,房屋出租、土地租赁、外出务工等收入日趋多元,银行储蓄、投资理财、股权分红等财产组合方式更加多样,但相较城市居民而言,理财观念仍相对淡薄,储蓄仍是主要的理财方式。
电子商务在农村发展情况的调查研究
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发展呈井喷之势,电子商务专业越来越受到国家及公民的广泛关注。为促进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给更广大农民提供更便宜、更高质量的商品供给,该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同学们也在此次调研实践活动中组成专门小分队,开展了关于“电子商务在农村发展情况”的研究调查。
小组成员选取界首为研究对象,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当地18-69岁的居民进行走访,了解到农村居民对电商电商产品的需求程度,评估了电商产业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前景。
通过本次调查,该校也针对阻碍电商产业在农村发展的“人口密度低”、“物流发展程度有限”、“人们对电商产业了解有限,不敢轻易尝试”等问题。结合专业,学生们提出几点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电子商务”概念在当地的宣传力度;培养相关技术人员;完善农村地区物流配送;支持农民把自己的农特产品通过电商推送出去。通过调研,学生们发现农村的电商发展空间巨大,农村地区大有可为。
农村金融理财——即剩余资金流向的调查
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收入大幅提高的同时,为了解农村居民资金流向和当地相关金融政策,我院金融工程专业组成调研小组,以临泉和太和县各乡镇为调研样本,开展了“关于农村金融理财——即剩余资金流向的调查”活动。
小组成员分别向当地相关负责人员以及居民了解情况。通过对信息的整理分析,得出目前农村金融理财上所存在问题:农村正规金融市场组织不够完善;农民对金融法规所知甚少;有些农民的剩余资金流向非法集资之嫌。对政府而言,既要加强金融知识进农村的宣讲,也要加强金融法治进农村的教育。此次调研,学生们提出的建议,为完善农村金融市场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在该校经济学院党政领导全力支持及全体学生的配合下,本次活动从准备组织,到开展实施,既发挥了学生们的专业特色,又使学生深入基层,了解国情、了解民情,对大学生而言,是一次生动的实践课,达到了实践育人的效果。
“新形势下城乡经济社会调研”是该校经济学院学子走出课堂、深入基层的一个重要载体,努力使学生们寒暑假的三下乡,变成“常下乡”。理论之树唯有结合实践才能长青,作为当代大学生,在实践中证实理论,在理论引导下,完善实践。该校经济学院各专业因应用性强,阜阳市区县人口多、发展相对滞后,为广大学子发挥专业特长提供了相应的空间。本次调研活动,大学生通过走进居民家中,零距离地体验了社会人情,了解了民俗民风,磨练了大学生的意志,更培养了学生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通过社会实践,学生们更清晰的认识到自身肩负的责任,更明了地知晓知识的意义。
风正好扬帆,该校经济学院全体师生借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等政策东风,在加强学生专业学习的同时,强化学生们社会实践的能力,在实践中使学生体认到自身的责任,实现育人的效果。 (赵灯峰 特约通讯员:高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