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包河区学校“捆”起来 教师动起来
2014年6月11日,《人民日报》第12版上刊登了《学校“捆”起来 教师动起来(看深化改革 道教育热点)》的近半幅版面的报道,高度肯定了包河区通过合并城区校和偏远校,促进教师流动常态化,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为辖区孩子提供公平教育的做法。
两校并成一校,教师内部流动,课程统一设置
“每天来到学校,孩子们都会围上来热情地打招呼,以满满的正能量开始一天的工作。”已经来到学校两年的教师张炎笑着告诉记者。2012年包河区开展城区学校和偏远学校“硬捆绑”,他就来到了新街小学,两年时间,不仅孩子们变了,老师也一样在成长。
“优秀教师到偏远学校‘支教’,很多地方都在做。但支教老师往往待一年就要回到原学校,教育方法、课程设计等都很难延续下去,教育不均衡的问题并未得到解决,甚至反而让学生出现选择混乱。”合肥市包河区教体局局长陈雪梅说。
包河区实行的学校“硬捆绑”,就是为了保证市区重点学校的各项管理都能在偏远学校生根发芽,使偏远学校能一直享受优质教学资源。所谓“硬捆绑”,类似于并校,只不过两个校区相距较远。
2012年,合肥市包河区屯溪路小学和位于烟墩街道的新街小学合并,屯溪路小学副校长王玲带着12名老师的团队来到了新街校区。
“屯溪路小学统一为新街校区配置教师、设备,各项管理和课程设置全部统一,原来的老师根据情况或继续任教或分流到教辅岗位。”王玲说,并校让教师在两校之间的流动更加顺畅。
在张炎的眼里,虽然只有两年时间,新街小区的孩子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刚来的时候孩子躲着老师走,一些孩子上课也讲合肥方言。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与屯溪路校区相比差距很大。”
“现在上课大家抢着回答问题,同学们的成绩也和城里的学生差不多了,我拿到了包河区普通话竞赛的第一名。”新街校区六年级学生李迎春自豪地告诉记者。
“要使一个学校的孩子都接受到高质量的教育,不是一两个教师就可以办到的。”张炎深有感触地说,“两个学校实行‘硬捆绑’,可以有一个团队到新街校区开展教学工作,相互配合,统一管理,各项规范和想法真正得以落实。”
模式推广存局限,解决教师身份问题是关键
教师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动起来并留在学校踏实教学,得益于包河区在经费、教师生活、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
“到偏远校区教学的老师,包河区都按照支教标准对待,每个月会发放约500元的教学补贴。”陈雪梅介绍,另外教育部门也会及时解决教师的交通、生活等问题。王玲则表示,在偏远校区任教的教师会在教师职称评定时优先考虑。
但是,包河区的“硬捆绑”经验在推广上存在一定局限。包河区的城区学校数量和实力要远高于偏远及农村学校,可以实现优质校与薄弱校的“捆绑”。但对于那些农村学校为主体的县城来说,“硬捆绑”的操作空间则非常有限。陈雪梅坦言:“‘硬捆绑’主要为靠近市区的近郊县区提供了一个解决教育均衡问题的选择。”
其实,不仅仅在合肥,近几年,全国很多省市都在探索通过教师流动等措施来推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市区教师定期支教”“优质校与薄弱校联合集团化办学”“网络远程教育”等,这些措施早已实施多年,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所长邬志辉认为,要想真正均衡城乡教育差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记者采访中发现,让教师流动起来,首先面临的问题是成本的增加。
“学校‘硬捆绑’之后,除了发放教学补贴,还需要每天安排校车接送住在市区的教师。”王玲告诉记者,仅校车一项,学校每年需多支出10万元以上。
这些经费的支出对于那些财政相对紧张的县区来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邬志辉认为,在推行校长教师流动制度的过程中,经费压力、教师家庭因素等问题是目前大部分区县尤其是经济困难的偏远区县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为了提高教师交流的积极性,包括包河区在内的很多区县,都选择了保留教师在原学校的人事关系。有专家指出,这些做法迫于现实无奈,但长期来看其实不利于区县内教师更大规模的流动。
只有将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破除传统的人才单位所有制,教师流动才能真正流畅起来。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指出,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改革涉及教师管理体制机制的突破,涉及编制、岗位、职称、聘任、考核、培训、待遇等多方面教师政策的调整。因此,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改革必须与教师人事制度综合改革紧密结合,整体推进。
邬志辉认为,除了教师的身份问题,建立制度化的校长教师轮岗制度还有不少难点。
“同样在农村,不同学校的偏远程度和基本条件相差很大,如何合理公平地分配教师前往不同的学校交流任教,这考验着当地相关部门对于这一政策的具体落实能力。”邬志辉说。
目前,包括安徽在内的多个省份已经开始探索教师的“无校籍”管理,期待能从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解决教育资源均衡问题。(办公室 特约通讯员:夏承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