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蝶变——绿色发展的黄山样本

28.08.2017  12:15

  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8月28日讯(记者:马静) 从今天起,安徽台将连续五天推出系列报道《黄山蝶变》,今天播送第一篇:绿色发展的黄山样本。

  “源头活水出新安,百转千回下钱塘。”流经黄山市休宁县的横江,是新安江上游的两大支流之一。横江公园万安坝前,一股股清流飞泻而下,像闪闪发亮的银练,穿梭于锦峰秀岭、山乡古村之间。

  黄山市休宁县新安江流域生态建设保护局局长韩少俊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望着眼前旖旎秀美的江面,他的欣喜溢于言表:“原来全部是滩涂地,杂草丛生,涨起洪水来,那个垃圾‘万国旗’挂的一塌糊涂。现在你看,我们关停了21户污染企业,疏浚河道5716米,修建污水管网6公里,给广大市民休闲娱乐也提供了场所。”

  作为长江中下游最重要的战略水源地,新安江安徽段不仅是137万徽州百姓的“母亲河”,也是华东地区最坚实的生态安全屏障。2011年,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在新安江施行,安徽与浙江共同发力,重点围绕防洪保安、生态保护、污染防治等12大工程加大综合治理力度。

  在上下游的携手努力下,新安江生态保护渐入佳境,2012年至2016年,新安江流域总体水质连续四年保持优等、地表水环境质量II类标准。今年年底,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第二轮试点即将收官,专业江面打捞管护、乡镇垃圾处理体系等一系列举措守护着新安江“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的美好生态。休宁县横江公园管理负责人巴金足:“现在源头治理得好,基本上在我们这一段保证垃圾全部上岸,不让垃圾往下游走,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绿色发展不仅需要政府扼住生态源头,更需要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在黄山市休宁县流口镇,一个小小的“垃圾兑换超市”换来了全民共建美好乡村、美好乡村反哺村民的良性循环。

  傍晚时分,52岁的休宁县流口镇流口村村民李顺和拎着两袋子空易拉罐和其他垃圾,走进家对面的“垃圾兑换超市”,边跟排队的乡亲聊天,边展示自己这几天的“战利品”:“这是烟头、这是塑料袋,省的到处乱甩垃圾,环境干净一点。”

  不一会的功夫,李顺和就兑换到一袋盐和两包抽纸,他说,自己家的这些基本生活用品已经可以通过“垃圾兑换超市”解决了。

  黄山市休宁县流口镇镇长程伟告诉记者,垃圾兑物的创意在当地实现了政府、群众、生态的共赢:“如果没有这个垃圾兑换超市,那可能我们要花出高于垃圾兑换超市付出代价的三倍到五倍之间的力量和资金去管理。有了这个形式和平台之后,最大的改观应该是全民参与,村民在得到实惠的同时,整个环境的变化是特别明显的,街面上连烟头也看不到,既美化了新安源头的生态环境,又提升了群众的环保意识。”

  两年前,在没有其他地区先进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黄山市还自我加压,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农药集中配送,下大力气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产业。截至今年6月份,黄山全市建成农药集中配送网点444个,农药集中配送体系正有效运转。

  新安源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秘书长黄益胜对这项绿色发展新政颇有感触,政府的扶持力度快速推进了有机茶叶的品质提升,茶农的生态自觉性有了历史性转变,绿色生态带来的经济增长效益已经凸显:“因为我们这个环境做好了,名气比较大,全国很多的大订单都在陆续的跟我们谈。从2016年开始我们跟北京小罐茶公司合作,今年给它生产了2万斤,这一个订单为我们合作社茶农增收1300多万。现在感觉到越来越有前景!”

  青山碧水入画来,好山好水绿生金。在践行五大发展行动过程中,黄山市以绿色发展为统领,抓源头、守根本、聚民心,实现了山水生态与产业发展的有机融合,奏响了一曲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新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