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档案局把加强民生档案作为为民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4.10.2014  12:41
      民生档案是各级党委、政府在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工作中形成的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专门档案,是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原始凭证,建好管好用好民生档案对于维护党和政府的威信、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黄山市档案局为了践行群众路线,最大限度地为基层群众提供优质服务,采取多方式、多举措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发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是调查了解基层群众需求。 两年来,市档案局先后组织40多批次人员到区县、乡镇(社区)、农村进行调查研究,多渠道、多手段了解基层对民生档案的需求,以需求牵引,以需求作为我们调查研究的方向和标准,作为服务基层,服务民生的前提和基础。同时要求调查人员端正调查研究的态度,把调查研究的出发点、落脚点放在“群众所需” 上,放在“服务民生”上。针对调查中发现的个别基层领导档案意识淡薄、档案工作人员更换频繁、管理不够规范、档案业务培训单一、民生档案资源建设不到位、查阅档案不方便、档案安全存在隐患等问题,及时调整工作思路,采取针对性措施,首先与县、乡镇、社区分管领导座谈。明确责任,提出要求,力求尽快整改;同时,多手段、多方式加大基层档案人员的培训力度,满足业务需要;第三,分层次加大检查督查及抽查力度。确保在民生工作领域形成的档案都做到应建尽建、应收尽收。争取到2020年,全市各级各部门形成的各门类民生档案有条件的要全部移交到全市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使群众有档可查、有据可凭,尽可能满足基层群众查阅档案。         二是以市级专题会议、文件促民生档案工作发展。 8月份,黄山市政府办公厅组织召集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人社局等30家涉及重点民生档案工作的单位分管领导参加了民生档案工作协调会,从市级顶层来规划、研究、部署全市民生档案工作。市政府秘书长刘英旺从统一思想、正视问题、下步工作、加强领导四个方面对发展民生档案提出了具体要求。分析了民生档案面临的现状,部署了下一步民生档案任务,提出了分级管理、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并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下发了《关于做好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的文件,对全市各级各单位提出了抓好民生档案的目标、资源体系、利用体系、长效机制,再次明确了任务和职责,对于促进民生档案工作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三是加大民生档案数字化建设。 为进一步方便群众查档利用需求,市档案局要求本级及所属档案部门在不断加强和完成对民生档案能收尽收的基础上,落实好民生档案的监督检查机制,确保民生档案既能得到齐全收集、规范整理和安全保管,又能满足有效利用。并要求按照“突出重点,优先数字化”的原则,加快民生档案的目录和全文数字化工作,优先完成社会保险档案、就业人员档案、土地承包档案、房地产档案、林权制度改革、婚姻档案、征地拆迁档案等直接服务民生的档案数字化任务,并初步建成专题目录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         四是争取实现档案部门互联互通,全市共享。 为提高基层群众查阅民生档案的效率和质量,黄山档案局目前正在规划建设黄山市民生档案信息"一站式"服务平台,按照“就近查阅、跨馆出证、全市通办”的目标,争取到2020年,基本建成全市档案部门网络化,实现市、区县、村(社)区三级档案利用互联互通,全市档案共享,使民生档案更方便、更迅速、更准确的惠及全市更多百姓。(尚修茂)         (黄山市档案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