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中院加快信息化建设促进司法公正高效

13.11.2014  14:20
 

  安徽法院网讯    今年以来,黄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以被省高院确定为全省法院“网上办案”试点法院为契机,成立由院长担任组长的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先后组织两级法院领导、中层干部、相关干警先后赴杭州、宁波、广州、深圳等地,学习外地法院的信息化建设工作经验,结合实际制定《黄山市法院信息化建设推进工作实施方案》,全力推进黄山市法院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为审判执行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促进公正、高效司法。

  一年来,在黄山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该院共投入520余万元专门用于信息化建设。坚持因地制宜,超前谋划,“上下一体”原则,全面推进以诉讼服务中心、执行指挥中心、科技审判法庭、远程提讯系统、远程接访系统、案件档案电子化等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化建设。截止10月底,已全面完成内部局域网,中级法院到7个基层法院的百兆专网,以及政务专网三大网络体系;该市法院建成高科技法庭33个,其中市中院8个,实现庭审过程同步录音、录像。市中级法院完成了审判大楼弱电、门禁、梯控、监控系统改造和安装;信息集控中心高速扫描仪、身份识别证书和电子签章设备配备到位;网上办案系统、“点对点”执行查控系统、审委会会议办公系统、多媒体查询系统、证据展示系统、庭审直播系统、远程视频提讯系统、远程视频接访系统全部建成。庭审软件、审判流程管理软件、执行查控软件、在线诉讼服务平台软件、信访管理软件、档案数字化软件、网上办公OA软件、裁判文书自动排版及纠错软件得到广泛运用。

  在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全市法院加大信息化运用培训力度,把运用培训工作作为“干警素质提升年”活动的重要内容,组织全市两级法院干警参加各类信息化培训学习36个班次,邀请法学专家、审判管理专家和信息软件工程师进行专题培训10余场,开展庭审观摩、岗位技能比赛、软件应用检查评比等活动,提高干警学习、应用信息化设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信息化建设有力提高了黄山市法院的办案效率。全面推行“网上办案”以来,全市所有案件流程管理、文书审批、案件归档、卷宗调阅工作均实现网上进行,发挥软件系统对审判工作各个环节的全程管理、动态跟踪作用,提升数据分析对审判工作进行指导的准确性和针对性。全市法院通过执行查控软件发起查询23905次,查询反馈累计金额达到1.7亿元。实现无纸化办公,通过电子政务平台收发流转公文,除涉密公文外,所有公文在网上流转、审批、归档、调档。

  信息化建设提升了全市法院诉讼服务水平。目前市中级法院已完成2007年至2013年全部6683件诉讼档案的扫描录入工作,为当事人实现诉讼档案自助查询奠定基础;开通便民诉讼二维码服务,建设网上诉讼服务中心,为诉讼群众提供远程立案、远程调解、网上咨询、网上数据提交、网上信访投诉等服务。为信访人提供链接至最高法院的远程视频信访15人次,有效解决信访人的舟车劳顿之苦。

  信息化建设加大了司法公开的力度。黄山市两级法院实现裁判文书公开常态化、规范化;在门户网站、诉讼服务中心触摸屏、LED电子大屏幕上公布九类审判流程信息,实现庭审证据展示、庭审记录同步播放,庭审过程同步录音。开展庭审网络直播687场次。今年黄山中院在全省法院率先通过自身审判流程公开平台,借助中国法院庭审直播网对一起职务犯罪案进行影像网络直播。这一里程碑式审判公开举措被人民法院报、新华网等70余家媒体广泛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