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高考复读市场“遇冷” 家长:就业压力大不如学门技术

21.07.2015  19:45

随着高招的推进,有人收获了成功,也有人收获的是遗憾。没能考上理想的大学,复读便成为一些考生和家长的选择。近日,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这个被称为培养“高四”群体的机构,如今正面临着“不景气”的困扰。

家长:就业压力大,不如学门技术

前不久,在蚌埠二中举行的一场高招咨询会现场,记者注意到,与往年“本科热闹、大专冷清”不同,今年高职、大专院校人气丝毫不逊于同场的任何一所本科院校。

李女士的儿子今年高考在本科线下100分左右,一家人把目标投向了家门口的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不打算复读,大学找个好专业,将来工作能有好发展就行。”对于是否复读的问题,李女士的回答非常坚定,她告诉记者,以儿子的成绩,复读一年也只能考上三本,“现在连好大学工作都难找,更别说普通大学,还不如让他实打实学门技术。”

司女士的孩子分数虽说超过了一本线,不过由于语文发挥失常,比平时模拟考试低了二三十分。当记者提起复读一事,司女士却毫不犹豫地摆了摆手,“考上了就让他上,学校不理想将来再考研。高三压力大,不想再上一年。”

机构:复读生人数减少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由于种种原因,今年,本地个别复读机构停办。对于其它复读机构来说,这应该是个好消息,但事实并非如此。

“今年分数线比以往高得多、高招政策也有变动,本来以为生源会好一些,但实际报名情况还是不理想。”怀远一家补习学校招生负责人宋老师表示,该校计划招收3个理科班和1个文科班,然而,截至7月15日,理科仅有约40人报名,文科报名学生更少。

实际上,早在2012年,市区就曾有一家复读机构因生源萎缩,经费周转出现紧张。其负责人当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作为一所民间办学机构,学校不仅无法盈利,甚至连日常运转都无法保证,不得不停办了复读班。

不过,也有人认为,所谓的生源萎缩只是表象,最近几年,本地复读生人数虽有下降,但降幅并没有超过高考人数的减少。复读机构招生难的根本原因在于,与 合肥 “168”、六安“毛坦厂”等知名学校相比,本地市场缺乏品牌竞争力,从而造成生源大量流失。

考研热“抢走”高分生源?

为了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复读机构按高考成绩收费。分数越高,收费越少。往年,复读生往往呈两极分化,除了分数偏低的考生,部分二本、三本甚至是一本线上考生,因与预期目标有差异也选择复读。

“今年(高分考生)肯定有,但是不多,大部分人都在接近三本线或者三本线下的位置。”宋老师告诉记者,虽然每年都有一本线左右的高分复读生,但人数在逐年减少。

此前,有媒体报道,近20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不断增加,除2008年因金融危机等因素造成报名人数下降外,报名人数逐年递增10-15万人。从2014年开始,报名人数虽出现下滑,但2015年,全国仍有164.9万人报考研究生。

“学生高考发挥不理想,大学期间好好努力,将来依然能考个不错的研究生。”宋老师分析,“考研热”也间接造成了复读市场的不景气。

业内人士: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复读

有业内人士认为,如今“95后”怕吃苦,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去承受复读压力,加之大学毕业就业形势不理想,很多考生和家长只要“能上”,就不会复读。

我市一名省重点中学的任课教师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考生和家长过来咨询,如果不是成绩发挥特别不理想,老师不会建议复读,“不努力学习的,复读了成绩也不会提高太多。如果本来就刻苦,再让他去承受复读压力,明年什么情况还不一定。”

有着多年复读机构办学经验的李老师建议,学习刻苦、高考正常发挥但分数不理想的考生,以及学习兴趣不浓厚、高考二百分上下的两种考生,复读提升的空间不大。“基础好但是高考没发挥好的考生,选择复读可能会有较大提升空间。”李老师称,除此之外,那些成绩较好,但因为录取院校、专业与自己兴趣、爱好、社会资源不契合的考生,也可以考虑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