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文明基因”厚植共享发展

13.09.2017  05:24

坐落于大青山脚下的当涂县詹村实施环境整治,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成为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魏俊 唐承斌 摄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作为中部地区第一个全国文明城市、成功实现“三连冠”的马鞍山,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做大民生“蛋糕”、分好民生“蛋糕”,“文明基因”厚植城市共享发展,使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

  老旧小区改造,“民生情”共圆“宜居梦

  在马鞍山市雨山区春天花园小区与鹊桥三区小区之间,隔着一道远近闻名的“柏林墙”。站在“柏林墙”旁边,春天花园居民曹鸿鸣乐呵呵地说:“以前我们羡慕他们小区,现在他们小区羡慕我们小区啦。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两个老旧小区之间。原来,鹊桥三区率先实施了老旧小区改造,小区里里外外焕然一新,令隔壁的春天花园小区居民好生羡慕。终于在今年3月份,春天花园小区也迎来了自己的第二次“春天”,老旧小区改造破土动工。

  经过半年的施工改造,拆除违章搭建、打通消防通道、更换老化线缆,增加路灯、安防等设施,使小区重新焕发“青春”。 “减去”扰民困民问题,“加上”利民惠民举措,居民的满意写在脸上。 “面子”漂亮,“里子”实惠,改造提升后的小区,让居民尝到了共建共享的甜头。

  “政府掏钱,居民受益,老旧小区改造中关键是关注居民生活中的痛点,尊重居民的意愿。”雨山区鹊桥社区党总支书记徐虹说。

  怎么才能尊重居民的意愿呢?改造之前,雨山区安民街道做足了“功课”,多次召开改造征求居民意见会,通过实地查看、QQ征集意见平台、电话热线等多种方式,广泛听取各位居民的心声,征集到127条居民对老旧小区改造的意见和建议。

  在记者采访中,却遇到一位前来“吐槽”的居民。 “我住在另外一个老旧小区,我希望也能快点改造提升,改善我们的居住环境。 ”李大爷笑着说。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故事,还在马鞍山各个老旧小区之间继续流传着,它代表了居民的热切期盼,更体现了马鞍山的共享发展理念。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一项民心工程。

  从2016年起,马鞍山分5年时间,对纳入城市老旧居住小区整治改造项目库中的100个小区,7.8万户居民住户,计划投资7.3亿元进行改造提升。截至目前,总投入资金2.48亿元,对遴选出的47处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提升群众获得感,共圆“宜居梦”。

  全域环境整治,“脏乱差”变身“绿富美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走在花山区濮塘镇蜿蜒的公路上,记者不禁想起了这首古诗。放眼望去,一条条柏油路在田间纵横相连,直达村民房前屋后。苏坝村村民余庆和正背着钓鱼竿闲庭信步,悠然自得地走在村里的公路上。

  “这里新修的公路,方便了村民的交通出行,也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 ”今年72岁的余庆和高兴地说。余庆和是土生土长的濮塘人,从最初的黄泥巴路,到石子路,再到柏油路,余庆和的脚步感受着乡村的“行走之变”。

  变化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濮塘镇旅游资源丰富,拥有石塘竹海、怪坡、荷花塘等景点,处在“南京都市圈”、长三角经济圈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桥头堡位置。 “不能守着金饭碗饿肚子,把路修好才能唱响田园牧歌。 ”花山区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吴安宁说。

  修好“致富”路,敞开“财富”门,乡村旅游的收入源源不断流向村民的腰包。2016年,濮塘镇接待游客187万人次,乡村旅游总收入6.29亿元。

  截至目前,马鞍山市“农村道路畅通工程”项目已开工502.754公里、开工率100%;完工291.643公里、完工率61%。去年马鞍山民生工程投入资金42.97亿元,同比增长13%,年度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农村环境是一个地方重要的展示“窗口”,既体现了城乡的管理效率,又展现了群众的文明素质,对内关乎认同感和自豪感,对外关乎吸引力和感召力。

  9月7日中午,记者在和县西埠镇垃圾中转站看到,吊装式垃圾转运车正在作业,力大无比的机械“手臂”轻轻一抓,装满垃圾的深埋桶被吊在空中,慢慢向垃圾车厢靠近,“”的一声垃圾全部被倒进车厢内。 “一车能装下10桶垃圾,在车厢内压缩后,被运往垃圾填埋厂。 ”农村环境全域治理劲旅公司和县分公司负责人黄世海介绍说。

  农村道路天天扫,户户垃圾日日清。和县全面启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有效解决了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和处理难题,“一把笤帚扫到底”提升农村“颜值”。 “腰包鼓起来,乡村美起来,我们农民的日子真正好起来了。 ”西埠镇腰埠村村民张庆华说。

  精准服务村民,“大管家”释放“大能量

  9月5日一大早,当涂县姑孰镇灵墟村村民张运喜,风风火火骑上蓝色摩托车送孙子上学后,赶在8点之前敞开自家的不锈钢大门,随后烧一壶开水,等待网格党小组其他4位成员的到来,一起商议村中大小事务。

  “村里一百多户村民,要么是看着我长大的父辈,要么是和我一起长大的同辈,要么是我看着长大的晚辈,他们的脾气性格我都摸得透透的,无论村里谁家有了烦心的事,我作为村民‘大管家’都能提供精准服务。 ”张运喜自信地说。

  《网格党小组运行流程》《网格党小组服务事项》整整齐齐贴在墙上,村民“大管家”办理事项全程记录表摆在桌头……这里并不是村委会,而是张运喜家一楼的客厅,也是灵墟村第一党小组网格服务点。

  “现在要办什么事、反映什么问题,打个电话或者就近找网格党小组就能解决,家门口就能把烦心事解决了。 ”村民张玉宽说。上个月,他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第一次走进党小组网格服务点,反映隔壁徐克英家的大树导致自家围墙开裂问题。 10分钟后,“大管家”张运喜就来到了两家的“是非之地”,耐心劝导双方半个多小时,化解了两家的矛盾,避免了一触即发的口舌纷争。

  去年底,马鞍山市率先开展村民“大管家”试点工作,今年3月在全市进行推广。村民“大管家”是以网格为基本单元、以党小组为基本单位、以党员为骨干力量,以党小组长牵头,零距离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综合性平台。

  为网格党小组赋权,是“大管家”服务平台顺利运行的关键。马鞍山市规定,村党组织决策重要事项、研究部署中心工作以及对网格内村民开展困难补助核查、低保户申请等时,都应先听取网格党小组意见和建议。

  一个党小组就是一个“堡垒”,延伸组织“末梢”,激活党员“细胞”,当好群众的“服务员”,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马鞍山市6955个自然村共划分成5020个网格党小组,网格党小组服务团队成员1.8万人。

【专题】五大发展美好安徽闯新路

原标题:马鞍山 “文明基因”厚植共享发展 来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作者:张岳 贾克帅    编辑:杨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