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档案资源建设取得新突破

16.06.2016  18:09
日前,马鞍山市7个国家综合档案馆和1个专业档案馆总量达156.08万卷件,是“十二五”末的2.7倍,保持年7%以上的增长,档案资源数量显著增加。其中,市档案馆馆藏档案由25.4万卷8.6万件,增长到30.5万卷11.7万件。
      一是注重档案资源建设工作。创新档案征集方式,2015年,市档案馆顺利从中央档案馆征集了中央《同意成立马鞍山市委和铜官山市委》、《国务院关于设置马鞍山市和铜官山市的决定》两份原始文件的复制件,征集效果明显。注重纸质档案征集。出台《马鞍山市档案馆档案征集范围细则》,市档案馆“十二五”期间共接收13类档案123378件卷,抢救性地征集了33家市直部门的传统纸质照片292册11047张进馆。注重“三名三重”档案征集。“十二五”期间,市档案馆征集1名著名人物档案25件、照片53张,太白楼、凌家滩遗址等名胜古迹拓片47件,33个重大活动(事件)实物资料348件、照片1748张、视频46个。注重老照片档案征集。开展“城市的记忆”历史老照片征集活动,该市60-90年代初历史老照片全部进行数字化加工。目前已形成采石公园、雨山湖、团结广场、大华广场等12个专题图片近260张。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征集。征集了当涂县申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专题片、收录了当涂民歌代表作品12首的《中国当涂民歌集萃》视频档案进馆。

      二是注重立档单位档案接收进馆。贯彻国家档案局第8、9、10号令,健全文件材料归档制度,市直机关和国有企业100%编制了文件材料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市县综合馆100%编制档案收集范围细则。“十二五期间”,全市共71家机关事业单位通过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省二级以上认定。其中,省特级4家,省一级48家。

      三是注重电子档案资源建设。目前,全市综合档案馆累计完成档案数字化扫描1107.7万页、著录531.17万条,市档案馆累计完成数字化564.3万页、著录183.4万条。其中,全市房地产产权档案100%实现数字化管理,病历档案数字化率已达90%;市属公立医院病历档案数字化共计59.4万份,病历档案数字化率已达90%;市地税局在全省地税系统率先自主开发征管电子档案系统,完成征管档案数字化103万页;市检察院完成数字化41.3万页等。

      四是注重档案结构优化。在全省率先开展为民服务、社会治理和档案信息化建设创新工作,档案事业发展内生动力显著提升。

      “十二五”期间,市档案馆婚姻档案49310件、公证档案51618卷、征迁档案3865卷、劳动模范档案1133卷等专业档案接收进馆,专业档案占馆藏档案总量的75%以上,馆藏档案结构进一步优化。着力开展民生档案工作。在全省率先开展民生专业档案管理登记试点,并率先提出规范出生医学证明档案管理工作标准,目前已接受出生医学证明档案11292件进馆;

      “十二五”期间,全市已登记民生档案820252件,其中市档案馆接收民生档案181411卷件。着力强化社会治理档案管理。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社区建设建档工作,和县在全省率先创建为全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全市镇村建档率分别达到92.5%和50.3%;在全省率先规范公共资源交易档案和工伤鉴定档案管理;注重公正专业档案规范化建设,全市51618卷公证档案接收进馆,并建立了案卷级目录数据库,实现计算机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