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提升食用菌产业发展水平 促进职工群众增收致富

02.07.2015  09:20
   国家林业局政府网7月2日讯     6月26日,大兴安岭地委书记肖建春深入漠河县古莲林场、前哨林场食用菌基地,就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
  调研中,肖建春与养殖户、相关负责人和技术人员深入交谈,详细了解今年的食用菌养殖规模、种类、基地的建设发展及食用菌生产、加工、销售、经济效益等情况。
  在详细了解相关情况后,肖建春对漠河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给予充分肯定,并指出,食用菌产业是一项高技术高效益的环保型产业,漠河作为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发展食用菌产业有着广阔的销售渠道和发展潜力,要重点加快食用菌标准化、产业化进程,推动食用菌产业向高技术高效益方向发展。
  肖建春强调,要按照全区全民创业工作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广大职工群众参与到食用菌养殖中来,做大规模,做强品质,打造品牌,不断提升食用菌产业发展水平,促进职工群众增收致富。
  肖建春要求,要充分发挥创业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做给百姓看,带着百姓干,让大家真正看到食用菌养殖的效益,以点带面,最终形成产业集群式发展。要紧跟市场需求,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加大向上争取力度,研究出台并落实相应的优惠政策,破解食用菌产业发展难题。要实现食用菌产业的多菌种发展,因地制宜的扩大灵芝、猴头等经济效益高的菌种养殖面积,根据市场环境、各地实际情况适时进行不同菌种的养殖,实现效益和产能的最大化。
  调研中,肖建春还来到前哨林场野生蓝莓抚育地块,详细了解今年野生蓝莓人工抚育工作开展情况,并对做好相关工作提出了要求。
  据了解,古莲林场食用菌基地建于2013年9月,总占地面积80000平方米,总投资500万元,拥有食用菌生产车间2000平方米,保温式养菌室9300平方米。基地安装了当前最先进的食用菌袋生产线,年设计食用菌生产能力为1000万袋,是漠河县发展林下经济的第三食用菌基地。目前,基地有从业人员约240人,建设食用菌大棚200栋,养殖各种菌类640万袋,其中黑木耳560万袋、灵芝20万袋、猴头20万袋、蘑菇40万袋,预计可产黑木耳干品56万斤、灵芝2万斤、猴头2万斤、蘑菇12万斤。
  前哨林场食用菌养殖基地占地面积为60000平方米,共建设养殖大棚142栋,目前,吸纳转岗职工325人,一栋大棚可养殖黑木耳1.5万袋、灵芝1.1万袋、蘑菇2万袋、猴头1.8万袋。其中,灵芝菌种从本地野生灵芝中提取,有当年生和两年生两个品种,桦树蘑菌种系技术人员从林间采集的桦树蘑中提取而成,在当地市场上颇受欢迎。养殖基地已经成为企业经济转型中职工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之一。(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