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泉退休宣传干部钱金贤:扎根乡村传递社会正能量

04.06.2015  12:28

  他曾经是一位乡镇宣传干部,本已该退休在家安享晚年。但年逾古稀的他,因为心中始终保有一种对挖掘、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割舍不掉的情愫,职退心不退,多年来坚持在乡村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痴情守望传统文化、传统美德与村规民约民俗,致力于弘扬人间真善美,传递社会正能量,他就是阜阳市颍泉区闻集镇退休干部钱金贤,退休后回归故土,勤耕不辍,用6年时间完成了中国第一部村史,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先后创办大钱营关心下一代工作组和大钱营关爱教育激励基金联合会,立足故乡的一方热土,以心怀感恩和回报家乡的深情宣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仁孝礼义和中华道德,孜孜不倦地为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而奔波、呐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钱营人的精神世界。

 

痴情守望传统文化,勤耕不辍 六年,完成全国第一部村史。

 

闻集镇的南端,有一条闻名遐迩的母亲河——柳河,柳河的岸边有个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大钱营村。1944年3月,钱金贤出生在这里,他当过学徒打过小工,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一个家庭生活的重担。在历经岁月的困苦磨练中,大钱营特有的代代流传下来的祖训家规、历史文化、精神风尚深深的影响着他。18岁那年,钱金贤参加工作,由于勤奋好学,工作积极,1978年10月,钱金贤光荣出席共青团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受到叶剑英、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

钱金贤1987年任闻集区宣传委员,于2002年从颍泉区闻集镇党委副书记任上退休。“从工作到退休,这几十年间我一直生活在闻集这片土地上,大钱营在我心中的感情,早已根深蒂固,退休后也闲不住,总想为家乡留点什么”。如今,年届古稀的他说起大钱营村的人文趣事、一草一木、一点一滴都如数家珍,对于钱金贤来说,即便是闭上眼睛也一切历历在目。他不希望大钱营村的历史被后人遗忘,不希望村里的那些村规民约民俗、传统文化、传统美德以及村中走出的“杰出”人物退出人们的视线。

在与村民邻居聊天时,钱金贤发现每当谈到先辈们的感人故事和优秀事迹时,大家说起来都口若悬河,可遗憾的是,这些村史轶事竟没留下一点文字记载,只是凭村民口头流传,随着时光流逝,大钱营村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了解村庄过去的人也越来越少,他心里一直有个想法,希望编写一份村史。编村史需要搜集整理和参考大量的文史资料,钱金贤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其中,白天他走家串户搜集民间传说、村史,夜晚在灯下翻阅参考资料、奋笔疾书整理材料,几乎通宵达旦。从2002年起至2008年止,他用了6年时间完成了中国第一部村史——《大钱营村史》,随后这部村史被国家民政部的刊物《乡镇论坛》宣传到国内外。这部村史共20多万字,分上、中、下三篇,上篇:血缘远古,姓氏寻根;衍地千古之迷,胜出中华复兴。中篇:探索氏中楷模,立标榜样人生;激励子孙奋进,日月同辉钱营。下篇:大钱营村史志,追溯明朝洪武二年,揭示钱营始踪,人文天地精精粹,催化人杰地灵。

钱金贤说:“历史是一个地方的根,记忆是一个地方的形,不能让老祖宗留下的宝贵东西到我们这辈儿断了”。我要把一生的记忆和亲身经历的人和事记录在《大钱营村史》中,等我们这一代人去了,依然会有人记得大钱营的历史。”《大钱营村史》通过记录、揭示一个村的历史片段,旨在梳理大钱营文化历史的脉络,激励后代人传承中华美德并进一步发扬光大。   

“知史可鉴古今、知荣辱、励后人”,钱金贤希望通过他所记录的村庄发展变迁的时代印记、勤劳朴实的村民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创造出的诸多动人故事,激励后人弘扬正能量,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大钱营村史》不仅记录了重大事件,大钱营村人的生活从“野菜杂粮污水肚、土房破衣烂泥路”到“穿的高档新衣服、吃的细粮蛋菜肉、住的瓦房小洋楼”的发展。曾经的艰苦的创业史、勤劳的守业史,都经钱金贤手中之笔一一真实的记录了下来。“可能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对于一个村子来说可算大事,如果不看这本书,我们还不知道这些年发生了这么多事,还有这么多的名人和风俗。”大钱营村的村民们如是说。提起《大钱营村史》,村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竖起大拇指连声称赞。

 

宣传“柳河岸边的状元村”,   成为大钱营的一张特色名片。

 

在阜阳市,在颍泉区,在闻集镇,每当人们提起“柳河岸边的状元村”,绝大多数的人都会第一时间想到大钱营村,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个美誉的由来和原因。

大钱营是颍泉区闻集镇闻集村的一个自然村,钱营人历来有崇文重教的传统,仅有1315人、300多户,可就是这个自然村从1949年至今竟然能走出七位博士、六位硕士、160多位大中专学生。

大钱营的村民尊师重教之风始于清末,当年村里出了一个秀才,村民们第一次亲眼见识了接受教育、掌握知识所带来的益处和荣耀。从那时起,大钱营人逐渐形成了重视教育的民风。

上世纪中后期,尽管当地传统的“一麦一豆”和种红薯,仅依靠养猪增加点微薄的收入,但村民并没有躁动和不安,那些已经进入大学的学生支撑着他们每一个家庭的希望。外村人忙着挣钱给孩子盖房子娶媳妇,大钱营人却忙着挣钱供孩子读书。“读书可以明理,知识改变命运”,要改变一个家庭和孩子的命运,必须让孩子走学习成才的道路。

最让大钱营人骄傲和自豪的是钱法强博士。他是恢复高考第一届考上武汉测绘学院的大学生,毕业后到奥地利留学,现受聘任职于奥地利西门子公司,参加了多个欧洲和华人社团,担任全欧华人专业协会主席、奥中科技交流协会会长等职务,曾经多次受到朱镕基、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为促进中奥文化交流,钱法强还在奥地利创办了中文教育中心。

提起钱啟仁一家“五朵金花”的故事,大钱营村的男女老少都会不约而同地竖起大拇指。钱啟仁有五个女儿,个个学业有成。大女儿钱慧仙是北师大研究生,现任北京联合大学教授。二女儿钱天秀是香港浸会大学博士,在中国科学院医药研究所工作。三女儿钱伟华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学高级教师。四女儿钱维东毕业于蚌埠医学院,是蚌埠医学院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五女儿钱多秀是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可谓“五朵奇葩”、“满门俊秀”。

大钱营村还有落榜不矢志、自学成才的典型。鹿萍初中毕业后到北京打工,她通过自学,获得大学英语等7门单科证书,并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中央电视台外语频道招聘采编人员,鹿萍前往应聘,以流畅的英语口语对话和较高的翻译水平,顺利被中央电视台录用,成为走进“央视”的打工妹。

目前,160多名“读书郎”走向世界和全国各地,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农民日报》以及省、市多家主流媒体探索、报道了大钱营的这一现象,把大钱营誉为“柳河岸边的状元村”,大钱营的招牌一炮打响,而这一切都是钱金贤不遗余力地辛勤付出的结果。如今,“柳河岸边的状元村”已成为大钱营的一张特色名片,驰名全国。

 

创作有 大钱营特色 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独门“心灵鸡汤”,在坊间 广为传颂。

 

“柳河岸边的状元村”是大钱营人的骄傲,大钱营之所以能走出那么多的人才,是因为大钱营人历来重视教育。近几年,钱金贤倡导成立村关心下一代工作组、大钱营关爱教育激励基金联合会等,钱金贤说,“大钱营无论任何时候都要让状元村这个称号叫的当之无愧,让大钱营好风气世代传承下去”。

“自2008年以来,村关工小组已奖励优秀学生347人次,帮扶困难家庭学生16人次。如今,自愿参加基金会的人有当初的10多人,现在已增加到100多人。”

“家长的言传身教,是孩子接受家风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途径。”他整理出村规民约和钱氏的家风家训,为了便于村民学习记忆,他把大钱营人的精彩故事和丰富文史知识融为一炉,将身边的人和事,家风、格言编成儿歌、顺口溜、打油诗等教孩子们唱,把大钱营崇文重教的育子经验编成山东快书、天津快书、快板、大鼓词,请本村的说书艺人利用节假日在学校、街道或集会场所主动宣传,创作出有大钱营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独门“心灵鸡汤”,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影响到更多的村民,滋润大钱营人的心田。如今,《大钱营情歌》、《大钱营家训》、《大钱营人入仕警训》、《大钱营育人格言》等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谣,家喻户晓、广泛传颂在大钱营村的田间地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大钱营的子孙儿女,点燃着他们每个家庭的梦想。

每年暑假,钱金贤和他的老年团队都坚持利用村小学开办家长学校,宣讲大钱营的村史、家风、家训以及崇文重教、子女成才的典型、有大钱营特色的独门“心灵鸡汤”等,做到践行核心价值观,传递真善美;弘扬中华美德,凝聚正能量。钱金贤在《劝训》中写道:“‘状元村’中有良风,祟文

重教走正宗。大人行为很重要,千万千万要记清。带坏子孙后悔晚,绝非小事耳边风。”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劝导教育形式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2014年,在镇、村有关领导的支持下,他又利用原村委会办公地点,办起了大钱营关心下一代人文展览教育馆,成为对村民和孩子进行教育的阵地。展览馆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展馆后墙上用山东快书的形式写成《入仕家训》特别引人注目:“钱营人若当了官,切记百姓大如天。事事要为民作主,切莫枉法把财贪。贪赃枉法犯了罪,丢尽八辈老祖先。败坏声誉门风毁,坟地绝不葬贪官。此训刻骨要铬记,廉洁明正当清官。”村里的孩子每逢星期天或节假日就自发的来到这里在图书室看书学习,同时也吸引了周围村庄的孩子们。闻集镇副镇长储艳霞十分感慨地说:“大钱营这些平凡人物的励志故事展,深深感染着前来参观的孩子们,让他们在感动中接受教育,激发积极向上的进取动力,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钱营人的精神世界。在过去数十年间,大钱营人没有盗窃、贪污、夫妻离婚、家族打骂等现象。邻里之间团结和睦,孩子之间比学上进,整个村庄风清气正,一片欣欣向荣的祥和景象。

2014年底,大钱营村被阜阳市、颍泉区先后命名为“为国教子示范村”。年愈七旬的钱金贤用言传身教和实际行动谱写出一曲跨越时空的“夕阳”赞歌。有人曾问钱金贤,这把年纪了还这般付出值得吗?他回答:“人这一辈子要多做好事,多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只要我的身体还允许,我会一直把村里的文化宣传活动搞下去,我这一生也没有多少财富留给孩子,能留给他们的就是我写下的这些东西,也算是弘扬正能量吧。”今年四月份,钱金贤被评为敬业奉献类阜阳好人。

据不完全统计,十多年来,钱金贤编写了近10万字的资料册子,宣讲近600场次,听他宣讲的人有本村的、有邻村的、有外地慕名而来的,受众达2万多人次。钱金贤积极宣传和弘扬的大钱营人家风家训、崇文重教的育子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心中,影响了千家万户,镌刻在颍淮平原历史文化的长河中……。

 

 

           (特约记者叶陆苗 余 波本报记者季思华)

责任编辑:韩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