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东法院:开办“家长课堂” 为缓刑孩子监管送良方

08.10.2016  21:33
 

  安徽法院网讯  为使未成年人在缓刑期间改过自新、健康成长,9月30日上午,阜阳市颍东区人民法院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庭在对两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宣判后,主审法官给被判处缓刑的孩子家长们送上一堂亲职教育课,并向家长提出监督要求,为他们开出帮教孩子的良方。

  少年法庭在长期审判实践中发现,问题少年往往是问题父母的产物,未成年人犯罪与其家庭监护缺失、父母教育方式不当有密切关系,家庭教育是预防、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第一道防线。针对未成年人大多是因为厌学、辍学、过早流入社会、没有稳定职业、进网吧、结交社会不良人员等走上犯罪道路的共同特点,主审法官围绕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父母在孩子成长中应尽的职责等方面与家长们进行了交流,还根据每个孩子的家庭现状,给予了分别指导。最后,主审法官对缓刑期间家长如何正确地引导和帮教孩子提出了要求,并向家长们发出监督令,如不允许孩子夜不归宿、不允许赌博或变相赌博、不允许进入不适宜其进入的娱乐场所、网吧等,希望家长们多关心自己的孩子,正确地引导他们的行为,同时要求家长们要多学习法律知识,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考验期。

  “如果当初早听了这种课,孩子或许就不会出问题了”、“在孩子今后的成长中,我们一定会按照法官提出的监督要求做,尽到为人父母的职责”,参加家长课堂的家长们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并表示今后要多与孩子沟通,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引导孩子,一定会加强教育和监管,认真履行义务,管教监护好自己的子女,配合社区矫正工作。

  近年来,颍东法院少年法庭始终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对未成年犯不抛弃不放弃,坚持开展多形式的帮教回访活动。在案件宣判后开设“家长课堂”,对家长们进行亲职教育,可以督促和鼓励家长承担家庭责任,更多了解孩子,为未成年犯改过自新创造良好环境。少年法庭的法官们表示今后要继续加强与家长、社区的沟通交流,共同做好未成年犯在缓刑期间的帮教工作,使他们在社会和家庭的关怀下,坚定信心,努力开创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