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颍上县市场监管局八项活动全力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12.10.2015  15:08

  颍上县市场监管局在新常态下面对新的任务,积极主动、履职到位,在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中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力求服务效果和工作成绩取得双赢。

  一是开展“主体兴企”活动。该局坚持“你投资我服务,你有难我帮助,你受益我保护”的服务宗旨,深入推进“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和企业年报工作,放宽准入条件,简化审批程序,调整服务方式方法,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和服务举措,着力做到服务四个零:“零推诿、零距离、零积压、零差错”,以全新的服务方法和工作措施展示该局良好的执法监管形象,为全县经济发展保驾护航。1-8月份,全县新增市场主体3560户,同比增长63.9%。其中企业739户,同比增长113.58%;个体工商户2262户,同比增长36.68%;农民专业合作社559户,同比增长226.9%。

  二是开展“合同帮农”活动。该局不断在“合同帮农”方面下功夫,积极牵线搭桥,利用颍上“大米”、三十铺“三粉”、鲁口“大豆”、八里河“水产”等农副产品独特的种植优势,引导农民走出一条以“公司+品牌+基地+经纪人+农户”合作经营模式的双赢之路。在订单签订及履行过程中,采取“全程服务、双向监管”的措施,为订单合同监督把关。此外,该局积极扶持企业成为区域发展龙头,鼓励企业争创“守合同重信用”单位;不断深化“合同帮企”十项制度服务,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广泛开展订单惠农帮农政策宣传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扩大订单农业覆盖面,充分调动企业和农户的积极性,推动“订单农业”良性发展。

  三是开展“经纪活农”活动。该局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鼓励农民季节性临时性从事农产品经纪活动,积极引导具备条件经纪人的办理主体登记。建立经纪人经济户口和跟踪服务制度,并在注册登记、合同签订、法规咨询等环节提供多方面服务。

  四是开展“红盾护农”活动。该局严把农资市场主体准入关,积极督促农资经营者建立健全进销货台帐、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不合格产品退市等各项自律制度,对种子和化肥采取实物备案留样待检,确保农村消费者的权益不受侵害。深入开展服务家电下乡市场监管,农资打假、农村商品市场监管和爱农护农帮农等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上半年,抽检农资商品120批次,对抽检不合格的农资全部立案查处,并对抽样结果进行发布,对消费者及时进行警示。

  五是开展“品牌富企”活动。该局通过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管理模式和卓越管理的应用推广,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和产品知名度,积极培育企业争创省、市名牌产品。1-8月份新增温禾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为安徽名牌产品。培育安徽澳德矿山机械有限公司等两家企业获得首届县长质量奖;指导安徽中亚有限公司、安徽澳德矿山机械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参与第三届安徽省政府质量奖申报工作。截至目前,该县共有名牌产品企业13家,其中安徽省名牌企业3家,阜阳市名牌产品企业10家。同时,该局积极加强品牌指导站建设,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注册商标的积极性,扶持有市场潜力的注册商标,争创国家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市知名商标,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力求打造一个品牌,建起一个“龙头”,服务一方百姓,发展一个商标,做大一家企业。今年分别培育安徽兴安科技有限公司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安徽澳德矿山机械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争创省著名商标、安徽金太阳生化药业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争创市知名商标。截至目前,该县共有省著名商标13件,市知名商标19件。推进“安徽省颍上县经纬循环农业有限公司省级地方标准建设,牵头对实物样进行修订制作。帮助制定《颍上大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条例》,规范颍上大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使用和管理,确保颍上大米的品质和特色。启动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和新农村标准化试点,培植农业产业化标准企业,帮助企业做好产品标准编码和备案,推进安徽八里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省级“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

  六是开展“融资助企”活动。该局充分发挥商标质押、动产抵押等登记职能,盘活企业静态资产,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解决企业融资难题。1-8月份,帮助安徽澳德矿山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办理商标质押登记3件,助企融资2200万元。办理动产抵押登记35件,助企融资1.8548亿元 。

  七是开展“权益保企”活动。该局深入开展送法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军营、进景区、进农村等活动,向广大群众宣传《食品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法》、《商标法》、《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增强群众识假、辨假能力和维权意识。充分发挥12315、12331、12365作用,及时调解消费纠纷,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1-8月份,已开展送法活动30余次,受理消费投诉207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0万余元。

  八是开展“党建引领”活动。该局充分发挥非公经济党建组织的引领作用,指导县个私协会在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截至目前,已在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12个,其中9家独立党支部,3个联合党支部。通过在非公党组织中开展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等“三亮”活动,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实现企业政治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有力地保障了非公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