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四项举措全面推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07.07.2015  20:42

一是基础设施网络化。对照示范区创建标准要求,并抓住全国文化馆、图书馆和全省乡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美好乡村建设等有利契机,结合安庆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整合文化、教育、体育、党建等相关设施资源,将新建、改建、扩建有机结合,全面推进全市公共文化设施提标升级。目前,市文化馆、市美术馆新馆通过房屋置换已经投用,市博物馆正在加快新建,全市获评国家、省等级的文化馆(站)已达到128个。已建或在建3个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88个农民文化乐园、31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示范点、47个广场文化舞台。

二是服务方式现代化。按照便利化、均等化要求,结合社会发展形势和群众需求特点,积极探索推行总分馆制、流动性、数字化等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努力打造“十五分钟文化圈”,努力满足农民工、青少年、老年人等社会各界群众的文化需求。目前,市图书馆已新建19个分馆和40个基层服务点,太湖、潜山、宿松等县已完成县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全市年均举办巡回流动文化活动1万余场次,安庆市数字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和黄梅戏、桐城派文化、望江挑花等数字资源库建设加快推进。

三是惠民活动品牌化。将深入实施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广播电视“村村通”等文化类民生工程作为创建示范区的重要抓手和载体,深入挖掘安庆丰富而深厚的文化资源,着力打造具有安庆区域特色的公共文化活动品牌。全市公共文化场馆全部免费开放,年均接待群众和游客约120万人次。每年举办黄梅戏“一唱两走”、“送戏进万村”、“广场文艺天天演”、“安庆大讲坛”、公益电影放映等品牌文化惠民活动约2.5万场次,直接惠及城乡居民在400万人次以上。

四是建设模式规范化。建立实施了群众文化需求调查反馈、文化活动资讯半月预告、文化项目评选考核、文化创建活动宣传推广等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有力促进了公共文化规范化、制度化、社会化建设。通过加强培训、评选优秀辅导员等方式,着力加强文化专业工作者、辅导员、志愿者队伍建设。选择在100个社区安装了示范区创建宣传牌,利用各种媒体和其他活动载体积极宣传示范区创建工作。组织开展《安庆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反弹琵琶”建设模式》课题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效。


六安市叶集区平岗街道文明实践活动纪实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安在线
滁州获批安徽历史文化名城
日前,滁州市获省政府批复,文化厅
严防纪律处分决定“打白条”
为切实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