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成文化名片

16.06.2014  13:04

  本报驻安徽记者    乔国良

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地处淮河之畔,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安徽花鼓灯的流行区之一,现在全县活跃着至少40多家花鼓灯班子,遍及各个乡镇,人称“灯窝子”。当地还有一个省级非遗项目——推剧,是在花鼓灯候场小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地方戏曲,当地群众甚为喜欢。作为连续两届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凤台县,多年来推出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举措,使两项非遗都“活”了起来,成为当地两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凤台县首先搭建了传承载体和平台:安徽省艺术中专学校、凤台县花鼓灯艺术团、凤台县推剧团。一个县同时拥有“一校两团”,这在安徽是独一无二的。

坐落在凤台县城的安徽省艺术中专学校,由凤台县财政拨款扶持,是安徽唯一培养花鼓灯艺术人才的学校。20余年中,虽经种种坎坷,但该校还是顽强地生存并发展着,现已成为省级非遗传习基地。学校30余名教职人员,大多为各级花鼓灯传承人和花鼓灯专业演员,他们编写出了首部花鼓灯教学大纲。该校已有毕业学生2000多人,凤台县花鼓灯艺术团也是在吸收该校大量毕业生的基础上组建的。

凤台县花鼓灯艺术团建于1994年,是安徽极少的花鼓灯专业剧团之一。该团每年省内外演出200场左右,也多次出国访问演出,是保护传承花鼓灯艺术的重要平台。

建团60余年的凤台县推剧团,是该县的又一张文化名片。经持续挖掘、整理、创作,该团新创演出剧目近400个,年演出不少于200场。

“一校两团”,全部由县财政支撑。拿安徽省艺术中专学校来说,县里划拨了20多亩土地用以建设校舍,仅8400平方米的教学楼建设,县里就投入2000多万元。  当地文化界人士对记者说,如果县委、县政府没有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和担当,对一个县来说,财政再充裕,也是难以实现的。

凤台县对非遗项目在继承基础上进行了创新,这在花鼓灯艺术的创新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国家级非遗项目花鼓灯代表性传承人张才根告诉记者,如果从新中国成立算起,凤台花鼓灯传承已经历了至少四代,而每一代都在前辈基础上有所创新,这是有着近千年传统的凤台花鼓灯生生不息的奥秘所在。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继承人,将前人均由男性扮演女性所显出的某些局限加以改进,继而进一步厘清兰花(女角)与鼓架子(男角)语汇的特点并增加美感,再后开始创作能反映现实生活的花鼓灯节目,而近几年新创的花鼓灯更是呈现出题材风格的多样精彩,而且大大增强了花鼓灯的美感。

  比如男子群舞《瞧这帮鼓架子》,一群年轻、阳刚的花鼓灯演员在铿锵的锣鼓经伴奏下,通过转、闪、腾等动作,展现张扬热烈的淮河人性格,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热爱。这一舞蹈既吸收了花鼓灯大花场的许多元素,又从现实中提炼了许多语汇。又如女子群舞《兰花嫂》、《千里长淮一条线》,都凸显了淮河两岸年轻女子的美丽、奔放、妩媚。前者妩媚中又有活泼,后者则表现了女子的如水柔情,让传统花鼓灯兰花的舞蹈语言更加贴近当代审美观。”张才根说。

在一些地方将非遗当做“摇钱树”的形势下,保护传承非遗的目的到底何在?凤台县的答案是:群众在对非遗的体验中获得了文化享受、精神愉悦的同时,非遗项目又提升了本县的知名度、美誉度。

近年来,凤台县花鼓灯艺术团在省级以上大赛中获得众多奖项。凤台县花鼓灯艺术团也曾多次受中国文化部、安徽省文化厅指派,赴英国、法国、土耳其、美国、芬兰、新加坡等多个国家进行访问演出,担当了“文化使者”的重任。

六安市叶集区平岗街道文明实践活动纪实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安在线
滁州获批安徽历史文化名城
日前,滁州市获省政府批复,文化厅
严防纪律处分决定“打白条”
为切实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