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非法集资高发 警方提醒警惕陷阱

30.11.2016  16:34
  高收益势必伴随高风险
  临近年底,不少企业即将到期的银行贷款、工人工资要兑现,同时不少务工人员经过一年打拼,手上也有了点闲钱,所以这个时期也是非法集资案件的多发期。为有效防范非法集资诈骗,近期,铜陵市公安局铜官山派出所开展非法集资专项宣传活动。
  11月23日上午,铜陵市公安局铜官山派出所民警来到螺蛳山社区进行非法集资专项宣传讲座,并与社区工作人员深入辖区,就非融资性担保、投资性中介、私募股权投资、网络借贷平台、农民合作社等重点领域进行梳理排查工作,确保群众不上当受骗,打击此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辖区稳定。
  据了解,目前非法集资问题开始向各个领域扩散渗透,发案企业涉及投资、担保、商贸、企业管理咨询等行业,集资名目繁多,形式更具欺骗性,手段也更加隐蔽。作为一种涉众型的经济犯罪活动,非法集资由于参与人数多、造成损失大,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
  那么如何有效识别、防范和远离非法集资?民警介绍了一些识别方法。
  高收益势必伴随高风险。广大群众要牢记一点,只有正规银行才能接收存款,其他理财产品按照收益不同,存在不同的风险。因此,一些企业宣传的所谓“无风险投资”是空口承诺。防范非法集资,要警惕七种情况:
  一是明显超出公司注册登记的经营范围,尤其是没有从事金融业务活动资格,频繁变换公司及投资项目名称的;二是许诺超高收益率的;三是以个人账户收取资金,或者现场交付本金后就给予部分提成、分红、利息的;四是在街头、超市、商城等人群流动、聚集场所摆摊、设点发放“理财产品”广告,尤其以老年人为主要招揽对象的;五是怂恿群众将个人房产进行抵押,获取银行贷款后投资所谓“项目”或“理财产品”的;六是在宾馆、饭店、写字楼举行“投资”推介会招揽群众的;七是通过群发短信、电话等通信方式推销“投资项目”、“理财产品”的。
  警方提醒市民:如果无法判断自己投资的项目和理财产品是否涉嫌非法集资,可向身边正规金融机构的专业人士咨询。如果发现自己误入非法集资陷阱,应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积极配合调查取证,耐心等待善后兑付,切忌采取暴力讨债、堵门堵路、串联上访等违法行为追偿债务、表达诉求,否则同样会受到法律追究。而作为一名企业负责人,在经营期间,为获取资金支持,组织或从事了非法集资活动,要及时悬崖勒马,主动清退资金,配合政府处置化解风险,否则不但会因高额利息影响企业正常经营,还将受到法律严惩。(程凯   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