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贮玉米企业争购 《安徽日报》

13.10.2016  18:45
      近期,宿州市埇桥区夹沟镇五柳村村民马超,天天忙着抢收玉米。他爽朗地对记者说:“早收割早省心,早落袋心里安。  ” 

  老马今年种植的10亩玉米比往年早收20多天,看上去玉米棒子还有些青涩,但企业照样乐意连秆带穗整株收购。这得益于当地今年全株玉米青贮模式的广泛推行。
  为从源头上解决秸秆焚烧污染环境的问题,今年埇桥区加大玉米秸秆资源化利用力度,不仅鼓励本地农业企业和家庭农场进行全株玉米青贮收购,还与上海、南京等地近百家养殖场签订了数十万吨全株玉米青贮合同。由于大量企业收购整株未成熟的玉米,许多农民收获时无需掰穗、去皮、脱粒、砍运秸秆等,省心省时省力,钱也挣得不少。马超说:“整株玉米卖出,每亩净挣300元,比去年多出两倍收益。  ”

  距马超的玉米地不远,是“五柳山间田园”家庭农场连片种植的300亩玉米地。玉米青贮企业派车在地头收购整株玉米,每亩收购价为780元。该农场负责人马前进说,由于提前20天收获,现在种一茬蒜苗春节前后上市,每亩又能收入2000元左右。

  田间收储忙,后方打包紧,最忙碌的要数玉米青贮收购点。埇桥区聚农家庭农场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连天加夜地干也忙不过来,卖全株玉米的农民很多。农场的青贮基地来不及大包外运,只有临时储存。  ”据了解,今年该农场与南方一家养殖公司签订了2000吨全株玉米青贮合同。

  记者在夹沟镇津浦村看到,养羊大户刘兆刚拥有年出栏近千头的肉羊养殖场,场内一个大土坑特别引人注目。据刘兆刚介绍,这是一个玉米青贮池,能容纳2000立方米破碎后的青贮玉米。工人们先将破碎的玉米秸秆均匀地撒进池子里,然后再撒入食盐和尿素,再用大型铲车压实。  “这个青贮池不但能满足养羊的需要,还可以对外销售一部分,每吨获利100元左右。”刘兆刚说。(摘自:安徽日报 16-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