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问道大别山:安农人三十年的传承与创新

26.10.2015  16:01
见链接: http://epaper.ahyouth.com/paperdetails.php?CurrPeid=1074&CurrSid=9763&newsid=31618

 

      30年前,为响应国家科技开发大别山的号召,安徽农业大学与金寨县联合创办了“金寨农专班”,首开大学与地方政府联办高等教育的先河,从而拉开了科教兴农、科技兴皖的序幕,走出了一条享誉全国的“大别山道路”。30年前,该校师生深入金寨县这片红色土地,用科技这把“金钥匙”点燃了大别山人民创业致富的希望。30年来,安农人矢志不渝坚守“大别山道路”,坚持不懈做“三农”事业的开拓者、参与者、践行者,用青春和汗水,播种着科技兴农、科技扶贫的火种。今年是纪念“大别山道路”30周年,安农人与金寨人民一起重走道路,见证变迁,续写新发展。

三十年的播种与耕耘
  30年后,百余位安徽农业大学的老领导、老教授再次重逢,齐聚“大别山道路”。曾经的青春岁月已然化作脸颊的皱纹和鬓角的白发。相逢的那一刻,老教授们显得格外亲切和激动。在他们眼中,彼此不仅是同事,更是一起在“大别山道路”上战斗过的亲密战友。
  今年82岁的宛志沪是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也是开拓与践行“大别山道路”的第一批安农人之一。她曾经利用金寨县特殊小气候环境,经过长期的艰苦试验,突破了引种、成活、病害防控等一系列技术问题,成功引种东北西洋参,并开发了西洋参系列产品,使其成为高寒山区农民的“致富果”。如今,年过八旬的她依旧奔走在科技服务的一线,带领团队推广“林下参”。“要想富,就找安农宛志沪”是金寨县老百姓对她的评价。
  “10年前,我每年有1/3的时间在金寨县。那时候的交通没有现在这么方便,有高铁,有直达的班车,甚至连私家车也这么普遍”。宛志沪回忆,初到金寨县时,该校的教授、师生常常徒步翻山越岭,在大山里一呆就是十天半个月。“那时候山里的蚂蝗很多,半个小时腿上就爬了几十条之多。老百姓习惯了传统的种养模式,对于从学校的专家多半是半信半疑,我们只能一遍遍地灌输科技知识和创新的意识”。10月16日,到曾经结对帮扶的千坪村,宛志沪本想见见30年前结识的茶农姐妹张英华。“可惜这些年村子变化太大了,我在村里转了一圈没找着。不想张英华家早从二十多年前的土坯房变成了如今的两层小楼房”。每到一处,看见曾经奋斗过的地方,百姓过上了富足的生活,这群白发苍苍的老教授们欣然微笑。
  数十年后,曾经教师和学生代表再次到位于金寨县城新河南路的“金寨农专班”旧址。眼前的校舍和宿舍早已拆除、废弃,只剩下校旁荒凉的山坡和一株株粗壮的杨树。“30年前,我还能抓住青春的尾巴,如今却老了。想当初,我们在农专班授课的时候,学生们对于知识的渴望,对于大山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10月17日重逢,年近70岁的穆莉一眼便认出了曾经的学生江燕。“她是1987届的优秀学生之一,算算我们已经28年没见了”。久别重逢,穆莉紧紧握着江燕的手,关切地询问起这些年的境况。
  “那时,一位男生因为支付不起食堂里每天一角多钱的伙食费,便用青瓦片做碗,油漆桶当锅,捡来菜地里的烂菜叶,倒上水、加一把米煮了吃,一直坚持到毕业。我们得知后都特别震惊,想着一定要尽自己的全力帮助这群大山里的孩子”。
  30年来,“大别山道路上”,像宛志沪与穆莉这样的安农人还有很多,揭开“板栗空蓬”之谜的任立中教授,“让徽茶香飘四方”的宛晓春教授,“玉米专家”程备久教授,“做农民的贴心人”的马传喜教授,“大山里的希望”的朱世东教授,土肥信息“数据库”马友华教授等,一批批安农人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转化在田间,始终把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科研的出发点和突破口,形成了一大批服务农业生产的关键技术和科研成果,他们在“大别山道路”上撒下了希望的种子。

三十年的启蒙与蜕变
  说起金寨县,人们都知道“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在安徽农业大学老校长沈和湘的记忆里,最初开辟“大别山道路”时,金寨县便流传一句话“水过石头出,百姓抱着石头哭。”足见30年前金寨农业发展环境的恶劣,农业产业发展受到限制。“金寨县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小、农业科技含量低、农村传统作坊式种养殖技术落后、农业信息化程度不高等。因此,要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难点在农业,希望也在农业,必须紧紧依靠科技力量,不断推进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发展,推动产学研对接合作已势在必行。”金寨县农业发展委员会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王贯海介绍。
  “记忆里,祖祖辈辈都渴望走出大山,儿时的我们也多半憧憬着山外的世界。”大学毕业后,宋永堂便到北京市办起了电脑培训班,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可是漂泊的岁月,他的心里总是挂念着家乡和亲人。2007年春节,宋永堂回乡探亲,临走时家人打包的土猪肉却在北京市的朋友圈得到点赞。2008年,宋永堂回家当起了“猪倌”。依照家乡的土猪品种和传统的养殖模式,不想首次养殖的五百多头猪并没有给这位80后青年带来财富,反而亏了近30万元。
  就在宋永堂心灰意冷的时候,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李福宝给他带来了希望。从黑毛猪的品种改良,到圈舍标准化改造,再到放养区的生态保护、干湿粪便分离、构建循环经济模式,这几年,宋永堂在当地干得风生水起,还组织五百多户农民成立了鑫农农业合作社,年出栏黑毛猪近万头,猪肉在北京市卖到了每千克196元的价格。看着放养基地的猪儿们自由、欢快地嬉戏、成长,宋永堂的脸上笑得格外灿烂。“如果没有李教授的技术和规范化、系统化的指导,我们不可能发展到现在这样”。
“  悬剑脚下的拓荒者,致富路上的带头人”讲的是金寨县桃岭乡的创业致富带头人陈先志。站在海拔397米的万亩生态观光园内,金寨县四季春茶业合作社社长陈先志更加坚信了科技的力量,也更加感恩自己的科技启蒙教师——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常务副院长兼茶叶生化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张正竹教授。
  2012年12月11日,张正竹走马上任,被省委组织部选派到金寨县挂职担任县委常委、副县长,任期两年。没有认识张正竹之前,陈先志的茶园不成规模,一年只生产一季春茶,由此造成了“经营粗放——亩均效益低下——生产积极性不高”的恶性循环。张正竹通过技术改变茶叶生长环境,如今金寨县的茶园普遍可以生产春茶、夏秋茶,还研发了金寨红茶、桂花茶等新品种。10月18日,四季春茶业合作社刚刚出产了今年的冬茶,预计市场价值在每千克一千余元。“现在,我们的茶园已经普及了机械化采茶、制茶,以及绿色生态种植技术和规范化管理模式。这些新的技术手段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不到两年,金寨县任何一位普通的茶农都知道“茶县长”张正竹,这成了金寨人对张正竹最亲切的评价。
  30年来,安农人走出了科技扶贫的大别山道路,开辟了一条老区人民创业致富的道路,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人看到了其中的科技魅力,纷纷回乡追寻梦想。

三十年后的传承与创新
  1985年,“金寨农专班”开班。桃岭乡党委书记张贻胜当时还在上初中。听闻邻居家一位小伙伴考上农专班的消息,张贻胜羡慕得不得了。“那时候能考上农专班学习技术和知识,就好像已经看到光明的前途。”13届农专班培养了565名林学、蚕桑、茶叶等专业骨干,这群专业的农业人才如今已然遍布金寨县各个岗位。
  金寨大山里茶叶专业合作社社长占伟是农专班1987年茶叶专业毕业生。二十多年来,他一直从事农技培训与生产技术服务工作,即便创业后也依旧不忘农专班教师的教诲:坚守传统手工制茶的工艺,确保种植绿色有机茶。“二十多年前,老师们克服艰苦的教学环境,向我们倾其所有,今天最好的回报就是秉承师训”。
  30年来,安农人在坚持“大别山道路”的实践中,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充实服务内容、增强服务实效,实现了从大别山区向江淮大地的延伸、从产品向产业的延伸、从农业到农村的延伸、从科技人才支撑向政策规划和农村社会建设的延伸,取得了服务美好安徽建设的明显成效。从致力于大别山区农民的脱贫致富到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安农人始终把创新作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基础支撑和决定力量。从“科技扶贫”到“科技支撑”再到“科技引领”,“大别山道路”展现了科技创新的强大动力。
  在老一辈安农人看来,“大别山道路”是播撒科技兴农火种的“播种机”,是宣讲“三农”政策和科学知识的“宣传队”,是学校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互动发展的“引擎”。30年后,站在新的起点,新时期的校县合作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王贯海介绍,新时期的“大别山道路”为金寨县量身打造了安农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大别山综合试验站、金寨县现代农业产学研联盟和金寨县农业技术合作推广服务中心三个平台,创新了“1+1+N”技术服务模式,通过“带,帮,教”的形式,培育一批又一批的乡土人才,为金寨县发展的智力需求开辟“源头活水”。2013年12月,安徽农业大学和金寨县政府签署了《共建新型农业推广服务平台协议书》,以“一站一盟一中心”的合作模式和运行机制为重点,探索建立“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教,科,推”多位一体的新型农技推广服务模式,有效地将教学、科研、推广和生产有机结合,以培育出接地气、会技术、懂管理的新型实用人才,真正实现“论文写在田野山林,人才植根江淮大地”。
  这些天,安徽农业大学2012级金融学专业学生闵婧全程参与学校纪念“大别山道路”30周年活动。“在与老教授们的交流中,我学到了很多。尤其是跟随他们一同重走‘大别山道路’,听他们讲述曾经的故事,看他们惊讶30年的变迁,嘱托今日的期望,我仿佛接过了奋斗的火炬,愿不忘初衷,砥砺前行”。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