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青协转变思路稳步推进志愿活动“三化”

03.06.2014  16:43

  作为我校的公益性社团之一,人文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在人文学院团总支的指导下,逐步改变过去志愿活动“运动式”的组织思路,变短期突击为长期坚持,以校园张贴清理、农村小学支教、西部爱心捐赠三个品牌活动为抓手,有力地推进了青协志愿活动的常态化、实效化和精品化。

校园美化勇当先锋  率先承包长期坚持

  广告乱张乱贴,严重影响校内环境,可以说是校园的顽疾,屡禁不止。为规范校园宣传,美化校园环境,学校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张贴物及悬置物治理的通知》文件规定。各志愿者协会也经常以运动式的组织活动,集中整治和清理。但“广告撕不尽,隔夜又重生”,各社团也是费了牛劲,也难以规范和杜绝。人文青协也与兄弟社团一样一直组织集中的清理活动,但在活动中,志愿者们逐步认识到建设美丽校园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既然张贴方的活动频率大大高于清理方,为何不提高清理的频率呢?为此,本学期初,人文学院青协主动向校党委宣传部提出清理区域承包申请,经宣传部批准,承包了彩虹桥及附属区域的张贴物日常清理工作。拿到区域后,志愿者制定了日常清理计划,责任到人,轮番清理。除了一周三次的日常清理之外,每月还有一次彻底大扫除。承包以后,随着清理频率的提高,区域内乱张乱贴情况大为改观。真正为创造一个干净、整洁、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奉献青春农村支教  情递四湾献爱教育

  人文学院青协自2013年3月开始,与缺少师资力量的凤阳县府城镇四湾小学建立联系,长期派遣志愿者为农村小学开展爱心支教志愿服务活动。四湾小学距离县城20余里,志愿者们每周四下午步行或骑车前往,风雨无阻。

  在四湾小学,志愿者们主要承担英语、数学以及写作三门课程的教学和辅导。志愿者为课堂带来了新鲜力量,一节课传递的知识虽然是有限的,但对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说,影响意义却是重大的。在课堂上,小朋友们所表现出来的求知欲与学习兴趣让志愿者们兴奋的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并不是志愿活动这么简单。校长对志愿者们说到:“我们对志愿者同学的支教工作表示非常满意,他们不仅仅给孩子们带来了知识,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还协助我们搞好学生的教育工作。他们的到来为我们学校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我们代表学校、代表孩子们真诚的感谢人文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感谢为孩子们的学习辛苦付出的志愿者同学们!”一位孩子在作文里写道:“我长大了也要上大学,也要像志愿者老师一样去当支教老师”。孩子们朴素的愿望肯定了青协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同时也激励着志愿者们更加认真负责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孩子们的需要和老师们的肯定让青年志愿者们更加坚定地将爱心支教活动长期进行下去,同时号召更多的志愿者参与进志愿活动中来,在提升自己的同时,为农村的教育事业竭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就是志愿者们的支教价值所在,也是他们对这个社会庄严的责任感。

 

 

情系云南山区小学  爱心捐赠传递真情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校园浪费现象也日趋严重。并不旧的旧衣服,不再流行的包,用了半截的铅笔,想扔但却舍不得的半旧鞋子……志愿者们为了让这部分资源再获新生实现价值,想到了收集起来捐给需要他们的西部农村孩子。3月,人文学院青协联系上了远在云南参加西部计划的我校校友。在校友的帮助下,与云南省丽水市永胜县“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取得联系。得到了当地急需的物品信息。3月8日至9日,人文学院以“情系永胜学子,暖送人文真情”为主题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爱心捐赠活动。征集当地孩子急需的学习用品、体育器材以及旧衣服等。

   

  在爱心捐赠活动中,得到学校广大师生的支持与参与,人文学院青协顺利地征集到大量的物资,经过分类整理,于3月下旬向云南省永胜县当地志愿者寄去各种学习用品以及衣物。4月上旬,当地志愿者向当地小学生和居民分发了我校募集的物资。将我校师生的爱心传递到位。活动的成功组织向全校师生诠释了志愿活动的爱心传递精神本职,改善了西部边远地区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也通过活动吸引更多人关注西部教育事业,关心公益事业。同时,活动的受关注度大大鼓励了志愿者的信心,人文青协随即决定将爱心捐赠活动长期化常态化,每年进行2-4次征集,做成协会的品牌活动。做东西部志愿活动的桥梁,与西部志愿者一道,源源不断地将我校师生的爱心传递到西部边远山区。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建设团结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贡献自己力量。

(责编:汤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