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邱秸秆“消化不良”寻良方:各方会诊求破困局(图)

21.04.2015  10:12

霍邱县秸秆发电项目去年上马,今年就成了“烫手山芋”,万吨秸秆在转运站和电厂内腐烂(本网多次报道)。昨日下午,安徽省能源局召集霍邱县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全省秸秆电厂的代表,酝酿破解秸秆发电之困。

回放)

去年,霍邱县政府在秋收秸秆禁烧期让各乡镇建立秸秆收储转运点,然后出售给霍邱凯迪生物质电厂用于生物质发电,该创新举措曾让环保人士“眼睛一亮”。然而大半年过去了,有知情人士向本报反映,霍邱去年秋季轰轰烈烈的秸秆回收项目早已“烂尾”。

“去年我们收购的秸秆大概有1.7万吨。”凯迪生物质电厂一位负责人介绍,这一收购数量不到政府指标的三分之一,可是,这已经让电厂超负荷存放。

新设备出现问题,补贴迟迟不兑现,令霍邱县秸秆回收陷入困境。

现场)

副县长焦急为秸秆

昨日,含山光大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庐江凯迪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以及霍邱县凯迪生物质电厂的代表来到安徽省能源局会议室,他们惊讶地发现,霍邱县副县长马仁高、环保局等部门负责人以及收储秸秆的大户都来了。

霍邱环保局负责人表示,霍邱的秸秆电厂不能消化秸秆,这事给霍邱县带来很大压力,霍邱县各秸秆转运点已经积压了近万吨的秸秆,如今大部分秸秆已经腐烂,形成了二次污染。

霍邱县副县长马仁高说,对于秸秆“消化不良”的问题,他特别焦急,“今年春节刚过,我专门带队到山东、寿县等地方去卖草(秸秆),就急到这个程度了。” 

收秸秆大户亏了本

收储大户老吕算了一笔账,他以180元一吨的价格从老百姓手里收秸秆,以每吨255元的价格卖给电厂,加上县政府的补贴,估计有75元的利润可以赚。这75元的利润中,有20元是工人工资及绳子成本,此外还要扣除电费以及机器的油费和维修费用,这样每吨秸秆大概能赚30块钱的纯利润。

“2014年10月,我在临水搞了一个大面积的转运站。当时我的积极性很高,电厂领导给我承诺,我们收多少他就要多少,另外钱会立刻到账。我筹备资金、人员,动员村里镇里收秸秆,我们光机械就投资了50万,我当年一共收了3000多吨秸秆,可只卖出去了700吨。”老吕说,在这次收秸秆中,秸秆大面积积压,他大亏本。

“到了春节的时候,还有运秸秆的司机到我家要钱。”老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