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50家零售业巨头超半数遇“逆流” 多企业下跌一到两成

20.07.2014  16:19
核心提示: 就传统百货来说,以往产品热销的场面已经很少见了。”安徽商之都相关负责人说,今年以来商品团购、购物卡、礼品消费市场均出现萎缩趋势,加之零售业流通成本提高、市场恶性竞争加剧,零售业的日子确实不好过。

当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足不出户网上 购物 时,传统零售百货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阵痛期。7月19日,安徽省连锁经营协会召开市场形势分析会透露,根据其对我省50家重点流通企业监测显示,今年前5个月,有30家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出现不同程度下滑,行业发展面临“逆流”侵袭。

传统零售风光难再 多企业下跌一到两成

昨天,参加市场形势分析会的连锁零售老总个个紧锁眉头,一份沉甸甸的统计数据表摆在大家面前。安徽省连锁经营协会负责人何家信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我省流通业整体遭遇“逆流”,超半数企业主营业务出现负增长,多家企业下跌一到两成。

“就传统百货来说,以往产品热销的场面已经很少见了。”安徽商之都相关负责人说,今年以来商品团购、购物卡、礼品消费市场均出现萎缩趋势,加之零售业流通成本提高、市场恶性竞争加剧,零售业的日子确实不好过。

面对“点多、面广、线长”的零售业发展格局,很多企业期待政府加强宏观调控,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价格竞争带来的压力逐渐显现,造成企业库存和积压日益严重。”阜阳一家零售龙头企业负责人说。

另外,今年以来,我省多地的农资零售门店频现“关门潮”,而剩余的农资门店也感受到强烈的“寒冬”气息。原因何在?多家农资行业人士告诉记者,随着我省农业加速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村土地流转进程不断加快,涌现出一大批农业大户。土地流转向大户集中的同时,农资连锁产业的传统营销渠道受到较强的冲击。

行业培育发展自有品牌 多元发展延伸产业链

面对当前连锁零售业的发展困境,我省行业专家和资深人士提出了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培育和发展自有品牌,应当成为我省连锁零售业的一大发展方向。”何家信说,自有品牌是企业的重要利润增长点,“自有品牌搞得好,有时一个产品就能够盘活一个市场!”

何家信认为,安徽商之都旗下的“红府超市”是本土零售业自有品牌运营模式的示范典型。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红府超市”主营业务收入达66306万元,同比增长21.38%。“自2008年以来,‘红府超市’覆盖的相关产品已经超过500种,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安徽商之都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发展多元化业务,延伸生产、配送、供应产业链,正成为越来越多本土连锁零售企业的共识。部分农资连锁企业便独辟蹊径,将触角延伸至产业链上游。“公司在肥东、庐江等地建立农业基地,已成为名符其实的农资产品供应商。”安徽喜洋洋农资连锁有限公司负责人说,他们还通过产学研合作,联合中科院科研人员研发新型健康农产品。

链接:

皖企推出“移动百货”,开辟电商“第二战场”

如果你还以为百货商场只是推出购物打折、返现等促销活动,那你就OUT了。我省已经出现首家“移动百货”商场,从此购物不一定要到实体门店了。

昨天,安徽商之都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今年5月,商之都携手腾讯微 生活 推出微信服务号“商之都”。这家“移动百货”上线后,将商之都 合肥 旗舰店、蚌埠购物中心、六安商厦作为首批试点门店,借助“微营销”网络平台,为消费者推出系列优惠活动。

伴随着首家“移动百货”的出现,我省连锁零售企业还不断推陈出新,开辟电商“第二战场”。今年5月,“中国特产·安徽馆”正式上线,首批上线的安徽土特产品超过400种,首日网购订单便超过3000单。一些儿童用品连锁企业还将电子商务作为重要战略方向,加速电商网点的落子布局,打造“线上线下”共赢的新局面。

省商务厅人士认为,开辟电商“第二战场”,是传统零售业调整与破局的重要举措。下一步,我省将充分结合本土零售业发展实际,大力促进消费市场增长,进一步加速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见习记者 施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