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人难、留人难” 安徽民营艺术院团求贤若渴

22.09.2014  11:24

全省民营艺术院团发展座谈会

  中安在线讯 在“首届安徽文化惠民消费季•好戏大家看”系列展演展示活动中,我省民营剧院也将发光发热,在10月中下旬集中来肥展示精彩好戏。近日,安徽省文化厅在肥召开全省民营艺术院团座谈会,就民营艺术院团在创作生产、经营管理、人才建设、市场开拓等方面存在的困难进行梳理,同时部署民营院团优秀剧目展演活动。

  安徽是名副其实的民营艺术院团大省。目前全省已有民营院团有1500余家,院团数量占全国民营院团总量的十分之一,占全省文艺院团的96%。民营院团从业人员4万余人,年演出场(次)30余万场,演出总收入超过5亿元,年演出场次、演出收入分占全省同类的92%和88%。是文化强省建设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我省民营院团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仍然在资金、政策、市场、人才需求等方面感受到“落差”。

   民营艺术院团说:

  “招人难、留人难”,是民营院团的普遍现象。曹帮萍带领的芜湖县黄梅戏剧团是全省优秀民营院团的代表,他们的作品曾作为全国选调的13台大戏进京演出,每年演出500多场。即使是这样一个优秀的民营剧团,曹帮萍也常为招不到演员而苦恼。“现在的孩子愿意学戏曲的少,专业院校的学生少。我们已经好多年没有从专业的艺术院校招到毕业生了,只能从临近的山东、河南的武校招学武术的学生,或者是去豫剧学校招学豫剧的毕业生再重新教他们练唱黄梅戏。”利辛县文苑演艺传播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蒋秀梅也反映,想从专业院校招演员非常困难,公司实在缺唢呐演员,她就到农村唢呐班子去一个个听,遇到水平高的师傅就现场“挖角”,这才招来了19名演员。“我们去招生,给的薪酬比国有院团还高,可他们就是不愿意来,基本上都去国有院团了。”马鞍山市四季剧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姜青说。

  发展资金匮乏以及缺少系统性扶持政策等困难,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民营艺术院团的进一步发展。“哪个剧团都想排新戏、出精品。国有院团搞剧目创新,有拨款有补贴,有本子有演员有场地。我们要排新剧目,不仅影响日常演出和剧团收入,还得自己筹资金,关键是,筹不到。”曹帮萍说,为了排演新剧目,她卖过自己的房子,还借过高利贷。“国有院团拿奖,省市县各级都有奖励,可民营院团获奖,福利就‘单薄’许多,甚至没有。”灵璧县雅客西艺术团团长西宗斌建议文化主管部门加大激励机制,鼓励民营院团申报优秀剧目、精品工程,获奖也同样享受奖励政策,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扶持民营院团发展。

   文化主管部门说:

  对于民营院团的心声,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也有话说。泗县文广新局局长王永乐表示,该县已设立泗州戏保护与发展专项资金,只要是创作和生产优秀泗州戏、推广普及泗州戏突出的人员、获奖的演出团体等都可以获得专项资金的奖励。合肥市文广新局副局长陈江丽透露,合肥市民营文化院团协会已进入公示阶段,即将成立,这将有助于民营院团应抱团发展。今后该市将更多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民营院团争取市场。临泉县文广新局局长郑中民建议设立民营院团发展基金,为民营院团解燃眉之急,他还提议支持民营院团自办学校,以解决用人问题。

  针对民营院团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安徽省文化厅厅长袁华表示,作为政府主管部门,对民营院团要真正做到“给荣誉、给机会、给地位、给市场”,为民营院团排忧解难。“目前,省文化厅设立的民营院团专项扶持资金是每年100万元,今后还将继续增加扶持资金。在今年的政府民生采购工程‘送戏进万村’活动中,就引进市场竞争机制,鼓励民营院团参与竞标,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在已完成的12633场演出中,70%以上是由民营院团承担的。”袁华表示,今后还将通过政府购买优秀剧(节)目版权,免费提供给民营院团改编和演出;政府采购的送戏下乡项目、节庆文化活动,更多让民营院团参与;对优秀剧节目和演职员予以表彰和奖励,以奖代补;鼓励文化馆、文化中心免费或低价为民营院团提供演出场地和器材;组织国有院团和艺术院校为民营院团开展业务辅导;推荐民营院团参加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并给予一定资金补助等方式对民营院团进行扶持。(记者宋艺)

六安市叶集区平岗街道文明实践活动纪实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安在线
滁州获批安徽历史文化名城
日前,滁州市获省政府批复,文化厅
严防纪律处分决定“打白条”
为切实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文化厅
安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文化旅游工作
(本报驻安徽记者  郜  磊)日前,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