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锋:博物馆里的“文物医生”

28.12.2020  14:52

点击观看视频    ↘

点击收听音频    ↘

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纪录片让很多人认识到“文物医生”这个职业,其实“文物医生”比文物还稀缺。

    陈华锋就是一位专门修复出土木漆器的“文物医生”,今年37岁的他,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专业毕业之后,进入安徽博物院从事文物科技保护工作,从此与出土木漆器结缘。

始于热爱  勇于坚持

    源于对专业的热爱,陈华锋在木漆器修复室一待就是十年。 一件出土木漆器的修复要经过脱水干燥、定型加固、碎片拼接、胎体补缺打磨、上色漆、图案修复等一系列步骤,缺一不可,整个步骤的周期长达四、五年。


    在脱水干燥步骤中要用到乙二醛试剂,上色漆步骤中要用到生漆,这些材料对皮肤都有腐蚀作用。陈华锋说,刚接触生漆的时候,手部过敏起皮疹,又痒又痛,后来经历得多了,身体慢慢对生漆免疫了。

严格要求   做“三心”级专家

    对于工作,陈华峰一直以“三心”要求自己。因为刚出土的木漆器比较糟朽,整个修复流程也比较漫长,所以做好木漆器的保护修复,一定要做到细心、耐心和专心。

    在实际的修复过程中,陈华峰要及时细心地观察有无突发状况,从而不断地调整修复技术方案。由于修复周期比较漫长,而且前期脱水和干燥的程度会影响到后期的修复效果,所以耐心必不可少。专心是因为在上漆和图案修复过程中要做到心到、眼到、手到,不能受太多的外界干扰,所以要保持非常专注的态度。

任重道远   呼吁薪火相传

    如今从事出土木漆器保护修复的人员,全国也就两百人左右,对于全国几万件出土木漆器的修复任务而言,队伍的规模比较小,而且木漆器的修复周期很漫长,工作任务还是比较重的。

    目前,安徽省从事出土木漆器保护的专业技术人员也就陈华锋和其另外一位同事。陈华锋表示,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他们的队伍里去。

[ 编辑:黄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