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仙辉院士、郝海平教授做客“学术学风名家谈”

02.11.2016  22:02

      10月31号下午,我校第五届研究生学术文化季活动之一——“学术学风名家谈”,邀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仙辉院士和中国药科大学郝海平教授作学术报告,校长曹云霞主持报告会。
      曹云霞在主持报告会时指出,两位专家的报告饱含哲理、充满智慧、富有激情,给我们带来了一份丰厚的学术大餐。报告中蕴含的诸多学术前沿性的知识、创新性的研究方法、启发性的意见建议,开拓了同学们的学术视野,激发了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大家对科学研究的热情。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将两位专家执着的科研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带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走好自己今后的科研道路。
      陈仙辉院士结合自己所从事的超导等新型功能材料的物理研究,畅谈自己学术科研道路的感悟,与同学们分享了从事科学研究的体会。他从如何做好学问说起,指出做学问、做科学研究要保有好奇心,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见解,善于从研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不是简单的相信权威,盲目跟风。要注重以个人的兴趣为基石,以自信为跳板,以讨论为学习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同时,他指出要在严谨科学态度的基础上,潜心做学问,静心做研究,脚踏实地,打好自己的学术研究功底。还要善于在研究中与自己的团队密切合作、团结互助,形成团队的合力,达到共同的目标。报告最后,陈仙辉勉励同学们在创新的道路上树立自己的研究标准,脚踏实地、刻苦努力,机遇终会眷顾有准备的人。

      郝海平教授报告的题目是《浅议科研兴趣内化与创新思维培养》。报告开篇名义提出兴趣是科研最好的动力。科研从好奇出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在研究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进而对科研产生兴趣,形成一种良性循环。郝海平以药学实验和科研论文为例循循善诱,展示了自己是如何在文献阅读和实验研究中提出针对性问题,如何通过团队合作研究解决问题,如何在学术研究中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和动力。报告最后,郝海平强调,研究生导师只是研究生成长路途上的引路人,作为一名医学专业的研究生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提出问题,思考如何解决临床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实现科研能力的提升。

      陈仙辉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为中科院强耦合量子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超导等新型功能材料和强关联电子体系材料的探索及其物理研究。郝海平是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院长、“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首批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主要从事天然药物体内过程,代谢调控与作用靶标研究。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第五届研究生学术文化季组委会成员、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负责人、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各专业本科生代表2000余人聆听了报告。(研究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