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多措并举力推创新创业

17.05.2016  02:24

近年来,阜阳市将创业创新作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抓手,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搭建平台,完善机制,营造环境,在全市范围内掀起全民创业创新热潮。

一、制定配套政策。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实施意见》,提出了率先在皖北地区建成创新型城市的发展目标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创新平台建设、推进成果转化、创新人才引进、发明专利等奖补政策。出台了《关于推进大众创业的实施意见》,制定了《大众创业工作目标考核办法》、《阜阳市创业扶持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及《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业创新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为创业创新工作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加大支持力度。设立规模1亿元的“阜兴创新创业”基金,支持阜阳城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实行创业小额贷款财政贴息,通过“政银担”的新型融资模式对创业创新项目给予担保支持,已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8000多万元,帮助4000多名群众实现创业和再就业。筹措设立市扶持创业创新专项资金,整合统筹相关资金,不断壮大创业创新扶持资金规模。各县(市、区)相应设立创业创新扶持专项资金,确保扶持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市级对区级创业创新扶持工作给予一定资助。

三、推进金融创新。出台了《关于金融服务创业创新的意见》,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引导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和新兴产业的投入。加快推进“税融通”贷款业务,积极引导和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发放“税融通”贷款,促进纳税信用资源和银行贷款资源有效互动合作。设立续贷“过桥”资金,市级续贷过桥资金规模2.19亿元。大力推动知识产权融资,深入开展专利权质押贷款工作,有效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大力培育企业挂牌上市,今年以来阜阳市累计实现直接融资15.75亿元,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省股交中心挂牌企业7家。

四、搭建创新平台。积极推进众创空间建设。依托阜阳技师学院的办学条件和资源,聚集大众创业投资基金、产业研究专家、高端创业人才、新兴产业资源等各方面创新创业要素,率先在全省挂牌成立创新创业大学。加大创客主体扶持力度,开展众创空间认定工作,搭建创客交流平台。建设园区创业平台,阜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加快建设,太和经开区现代医药产业获批我省第一批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成太和生物医药和物流、界首粮食机械两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加快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实验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建设。

五、创新培育方式。放宽市场准入,全面实施“先照后证”、“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激发创业热情。积极招才引智。鼓励扶持科技人才创业,实施人才高地建设工程,吸引高层次人才来阜创业创新。深入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培育大学生创业先锋。依托产业转型升级促创业,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依托生物医药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科技攻关和技术改造工程,形成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互相促进的良好格局。建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信息库,支持中小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六、优化创新环境。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运行模式。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涉企收费项目由275项减少到118项,精简率57%,每年为企业减轻负担近10亿元。规范执法行为,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过错或错案责任追究制、行政执法考评制。营造良好氛围,连续多年开展“接您回家”活动,鼓励优秀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积极开展“返乡创业新星”、“最美创业者”等创业典型评选活动。大力推进科技项目、经费管理等关键环节改革,有效树立“企业愿意干、政府就支持,县区愿意干、市里就支持”的鲜明导向。

2015年,全市私营企业发展到39277户,同比增长39.9%,个体工商户发展到215993户,同比增长17.6%,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达到92.3万人,同比增长22.2%。全市拥有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0户,省级“产业集群专业镇”17个,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基地”5个,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82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达到72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1家,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3702件,每万人有效发明拥有量首次突破1件,实现了历史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