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南苗集:以梨为媒唱响“梨园之春”

29.03.2016  01:51

    本网讯 (工商导报、安徽经济新闻网记者 季思华)“   苗集是阜南黄梨发源地,多年来,苗集镇人民在历届镇党委、政府带领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黄梨产业发展迅猛,被县委、县政府确定为黄梨产业核心区,目前以前进村为中心的黄梨种植达2000多亩,120多户群众通过种植黄梨,率先迈上小康之路。”3月26日,阜南县苗集镇党委书记于旬在该镇举办的梨花艺术节开幕式致辞中说。

  “梨园欢歌请盛会,梨花绽放迎嘉宾”。这次梨花艺术节节目精彩多样,涵盖书画展、摄影展、长寿之星颁奖游园、篝火晚会、阜南知名小吃展销、苗集特色农产品展示十多项板块。据了解,梨花艺术节开幕式当天,就有四万多方圆百里的周边游客前来赏梨花、看美景、品美食、购特产。

    此次盛会,也成了不少商家、企业展示自己品牌、形象和产品的机会。不仅“同仁堂”、“王老吉”、“恒大饮品”等外地品牌,当地的“阜南县‘生之道’土鸡蛋”、“苗集草莓”等特产也在现场展示宣传。 “我们这次节庆活动,政府没花一分钱,全是参展企业赞助的。”苗集镇挂职副镇长袁辉告诉记者。     在前进村村民陈春宇的地里,记者看到,除了大片大片的梨树,梨树下还套种了马铃薯,还养殖了5000多只土鸡。目前他通过土地流转,种植了100亩黄梨。     “我已经是第三年种植晚秋黄梨了。”“七七八八算下来,少说今年也能收入个百八十万元。”陈春宇对记者说。     前进村是苗集镇,乃至是整个阜南晚秋黄梨种植的发源地。该村党支部书记苗少学回忆说,2005年秋季的一天,在阜南县人大工作的一位战友给他打电话,说河南漯河那边也来了几个战友,还带来了几箱梨和有关资料,叫他去看一看,能不能在前进村种植。     “我还从未见过这么大、这么好的梨,梨皮呈金黄色,一个有二斤多。”苗少学说,他再一看有关资料介绍,才知道这是漯河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的,叫“晚秋黄梨”,而且极适合在阜南当地种植。 于是,苗少学带回去三个梨,第二天就召开全村党员会议,大家看了都说好,但对种植这种梨能不能挣钱,多数人还心存疑虑。于是,苗少学和一位副村长,加上自己的几个亲戚通过自费前往河南学习取经后,带头种起了这种晚秋黄梨。     当时,他们5户共种植了12亩。后来,慢慢见到了效益,尝到了甜头,全村、全镇、甚至整个阜南县的农户有不少都开始种植起来。     2008年,苗集镇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实施“统一技术培训”等“六统一”服务,带动了当地426户农民加入合作社发展黄梨生产。目前,整个苗集镇种植晚秋黄梨2000多亩,黄梨产量105万公斤,产值400多万元。     苗集镇党委书记于旬介绍说  “目前我们的黄梨地头收购价3.5元一斤,那种10斤一箱的礼品梨则达到50元一箱,依旧供不应求。” “今年是“十三五”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我们正在把黄梨核心区循环道路路基加宽到11米,主干道加宽到6米,正在设计修建旅游接待中心,我们将通过招商引资、政府投资、民间集资等多种途径把苗集打造成现代光农业示范区,通过两到三年的努力形成果园、花园、乐园融为一体,春有花、夏有绿、秋有果的田园美景,把苗集打造成为集休闲、观光、旅游、养生为一体的乡村生态旅游区。”于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