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阜南县黄岗镇:柳编编出幸福生活

01.02.2016  11:08

   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2月1日讯 位于我省淮河以北的阜南县黄岗镇,虽然只是一个小镇,却在国内外拥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因为那里盛产杞柳和柳编。以黄岗为柳编核心区,阜南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杞柳之乡”、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命名为“中国柳编之乡”,是中国重要的柳编产品集散地。今天的“新春走基层”,带您走进中国柳编之乡——安徽省阜南县黄岗镇,探访那里的人们是如何依靠柳编发家致富的。

  “我们这个地方杞柳属于杞柳品种中的上乘品种,它具有柔韧,脱了皮以后色泽比较洁白,而且它是实心的,实心的将来编成产品以后不易变形,着色附着力比较强。”

  新春佳节即将来临,可在淮河的行洪通道古濛河边,阜南县柳编协会会长杨振洲依然像平日一样忙碌。站在一块杞柳园地边,杨会长向外地的客商们介绍着黄岗柳编原材料——杞柳的品质特性。

  黄岗镇党委书记刘耀辉介绍说,沿淮居民世代在与淮河水患的抗争中,选择了耐水淹的杞柳种植和柳编,但传统上主要编织笆斗、簸箕、笸箩、水斗等产品。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当地一些思维活跃的居民,改变传统柳编编织方式,创新产品样式,编出了“花篮”、“器皿”等工艺品,在广交会上受到“老外”的青睐。“我们黄花岗镇呢,主要产业就是柳编产业。全镇从事于柳编加工生产的有22,000多人,有45家企业,其中规模企业有22家,出口企业有25家。我们这几年产值方面也是不断地增长。”刘耀辉说。

  刘耀辉介绍说,2015年,黄岗镇柳编产业整个产值达到4.5亿美元,出口达到1.35亿美元。

  刘耀辉提到的这数十家企业,几乎每一家企业都有一个传奇故事。孙传金家住黄岗镇李寨村, 1976年出生的他白手起家创办了金源柳木工艺品有限公司。他说他15岁就开始用杞柳编织产品了,“开始在家编货,后来当组长给别人供货,我办厂是2002年就办厂了,是给深圳上海他们公司供货,我正儿八经是2006年开始自己出口,自己对国外销售,我参加广交会也是2006年开始的。”

  现在,金源公司按照“基地+公司+农户”的新型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周边乡镇杞柳种植基地3万多亩,带动农户3000多户参与其公司从事柳编加工,产品远销欧美等32个国家和地区。2015年实现产值1.35亿元人民币,出口额达1900万美元,“我2014年去的美国,2015年去的德国,去参展,也去考察。我很荣幸,荣幸我们的产品在美国大超市,沃尔玛啊、COSTCO啊,都有摆放我们的产品,内心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就象“一村一品”一样,黄岗镇的各个柳编公司也是一家一个主打产品。利民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友明介绍说,他们公司产品的油漆效果是他们产品的竞争点。“我们这种金色油漆,德国进口的,环保,没有任何污染,所以我们的产品很畅销,我们出口2015年在阜南县应该说第一。2015年,我出口了是两千多万、不到2100万美元,也就是1.3、4亿人民币。”徐友明说。

  创新发展是黄岗柳编的灵魂。在技法上除传承了传统的“经编”、“立编”、“拧编”外,还开发创新了“排编”、“钉编”、“意编”、“别茬编”、“混编”等;同时研发创新了“静电植绒”、“无污染”着色、“霉虫灵”配方及产品处理工艺。

  这些工艺的创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分不开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阜南柳编项目市级传承人杨福喜介绍说,他们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根据客户的要求来研发产品,“根据客户的要求,他需要哪些篮子,反正你思路往哪些地方去想。反正他给你一个理念,你根据他这些理念你来做。”杨福喜说。

  黄岗镇党委书记刘耀辉介绍说,2015年,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黄岗镇的柳编产品在出口方面仍然增长了10%。2016年,黄岗镇将建立一个柳编工业园区,现在已经完成了规划。另外,黄岗镇还将建立一个柳编工艺培训展示中心,将全镇五六十个系列、上万种的柳编产品集中展示。(安徽台记者:孙成、李娜、朱彪军、梅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