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草莓“躺枪”种植户利润下降

24.06.2015  18:45

  “躺着中枪”,常被网友拿来戏言。然而一次“躺枪”,却让种植草莓的农民郁闷了。市物价局监测显示,受俏销期阴雨天气和央视财经频道《是真的吗》节目报道“毒草莓”农残超标事件影响,今年长丰草莓每亩净利润较2014年下降了623.8元。

  据介绍,央视财经频道《是真的吗》节目报道了北京“毒草莓”农残超标事件,却让非北京的草莓种植户们也“躺枪”。今年,长丰县草莓种植面积达20万亩,亩均产量1700公斤。有草莓种植户8万多户、从业人员17.5万人。主导品种为“红颜”、“丰香”,分别占总种植面积的75%和20%,物价部门本次生产成本及收益的调查,以“红颜”品种为主。

  草莓种植成本主要由物资成本、人工费用和土地使用成本构成。经调查,2015年长丰草莓亩均生产总成本为11594.73元,较上年降低1105.53元,降幅为8.70%。而成本降低的主因是“毒草莓”事件导致草莓滞销,入不敷出,农户弃收尾果,人工费用亩均较上年降低989.34元,“今年后期草莓价格大幅下降,以至于收上来的草莓销售收入无法维持雇工等费用,因此多数农户较往年提前2周左右拉秧。

  物价部门人士分析认为,今年的“毒草莓”事件,虽然检测样本不是长丰草莓,但长丰草莓同样受到了消费者的质疑和不信任,大量鲜果无人问津,致使莓农损失近1.5亿元。如果长丰草莓有自己一整套严格的、让消费者放心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那么消费者就会对“长丰草莓”产生品牌信任,“长丰草莓”受其他草莓影响就会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