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发展主引擎 跑出创新加速度

07.03.2018  14:34

报告摘要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创新生态,形成多主体协同、全方位推进的创新局面。

  我国科技创新由跟跑为主转向更多领域并跑、领跑,成为全球瞩目的创新创业热土。

  集众智汇众力,一定能跑出中国创新“加速度”。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把握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我省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认为,创新是安徽最为宝贵、最具优势的遗传基因。在新一轮创新发展中,要下好创新“先手棋”,把制度创新作为根本保障,统筹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性发展。

   安徽实践

  五年来,安徽创新型省份建设取得重大成果,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显著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到56%,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建设,正在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科技力量。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扎实推进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区域创新网络不断完善。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从1.29件增加到7.7件。新增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43人,培育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115个,培养高技能人才42.8万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62项。 量子信息、热核聚变、稳态强磁场、铁基超导等前沿技术率先突破,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全球首台量子计算机由中科大主导研制,全球最薄触控玻璃实现量产,液晶显示全球最高世代线建成投产,科大讯飞智能语音入列国家人工智能四大开放创新平台,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获批建设,全国首家智慧医院挂牌运营,创新引领型发展在江淮大地呈现蓬勃生机。

  代表委员观点

  保护好创新的原动力

  作为对创新的产权制度安排和激励机制,知识产权制度是创新原动力的基本保障。全国人大代表罗平说,近年来,安徽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快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知识产权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知识产权创造产出居全国前列,知识产权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有力支撑了经济转型升级。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安徽知识产权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十强。 ”罗平代表介绍,2017年,我省深入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93527件,居全国第5位、中部第1位;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12440件,居全国第7位、中部第1位;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7734件,居全国第7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7件,居全国第9位。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安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与企业和公众的期待相比还有一定距离,与发达地区相比也有不小差距。”她建议国家有关方面,在加快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等方面,给予安徽大力支持和帮助。

  让创新文化遍地开花

  合肥是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是继上海后第二个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城市;安徽有100多所高等院校,4000多个科研院所,数量上仅次于北京、上海……“安徽从来不乏创新资源,关键是把创新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如何实现这种转化?创新文化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催化剂。 ”全国人大代表曹仁贤说。 安徽素有敢为人先、敢闯敢干的光荣传统,“大包干”、奇瑞汽车等改革创新都发生在这里,标志着安徽有深厚的创新文化土壤。新形势下,要更加注重培育创新文化,进一步激发创新发展动能。要进一步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创新文化,尤其是要加强对年轻人的创新文化宣教;要努力营造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鼓励更多人投身产业创新实践;要充分调动企业家的创新积极性,推动他们做创新文化的引领者,做产业创新的带头人和领路者。总之,要让创新文化在江淮大地遍地开花,结出产业创新的累累硕果。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 “从安徽来说,将创新人才集聚到发展大局上来,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是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必然需求。 ”全国政协委员郑永飞表示,要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大力引进和集聚海内外优秀创新人才。

  在郑永飞委员看来,近年来,安徽省先后出台了“人才30条”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在新增国家“千人计划”人才、培育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相比发达省份,我们的人才数量仍然偏少。这一方面与安徽所处的地理位置、发展水平有关,也与我们的人才经费投入还不足、人才政策不够完善有一定的联系,因此,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势在必行。 郑永飞委员建议,切实发挥一流科学家和高层次领军人才的引领作用,加强对青年人才的培养;通过多种形式,支持青年人才开展学术交流和挂职实践;积极为青年人才承接国家及地方重大科研项目创造条件,全面提高青年人才的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