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先照后证”改革试点成效初显

26.05.2015  19:23

  铜陵市自2014年12月实施“先照后证”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市场主体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登记程序得以简化,行政效能逐步提高,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创业活力进一步激发。实施“先照后证”5个月来,全市新增注册登记企业935户、个体工商户2303户,同比分别增长32%、19%;办理先照后证企业346户、个体工商户460户。

  一是注重宣传引导。加强“先照后证”改革宣传引导,全面、准确宣传改革的目的、意义、内容和便民惠民服务措施,及时回应社会各界关注的改革热点问题,引导社会正确认识改革,广泛参与诚信体系建设,在全社会形成理解改革、关心改革、支持改革的良好氛围。

  二是注重制度设计。按照“便捷高效、统一规范、宽进严管”的要求,编制了《铜陵市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目录》和《铜陵市工商登记前置改后置审批事项目录》,对我市涉及“先证后照”的127项注册登记事项进行全面清理,除法律规定必须实行“先证后照”的16项外,其余111项全部实行“先照后证”登记制,进一步提升了行政效能。

  三是注重协作联动。改革方案制定出台后,市工商局、市编办、市政府法制办主动对接会商,共同研究拟定部门权力清单和监管事项。同时,市工商局与县(区)、各相关部门加强沟通,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做到参与改革的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配合、形成合力。

  四是注重提升效能。改革试点以来,通过减少前置审批事项、集中推行并联审批、推行一站式服务等措施,行政审批部门主动做到该管的管、该减的减、该放的放,提高了服务市场的水平,实现了市场主体审批登记流程进一步简化、审批事项进一步减少、审批行为进一步规范、审批服务进一步优化。群众直观感受到申请表格更“精简”、登记指引更“清晰”、办事手续更“简便”、办理执照更“快速”。

  五是注重学习借鉴。先照后证改革是一项开拓性、创新性的工作,没有现成模式可遵循。试点以来,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积极借鉴上海、江苏等地的经验做法,并结合我市实际,增强了改革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确保了改革既不走弯路、也不走急路。同时,根据试点中出现的设施平台尚不完善、退出机制尚不健全等新情况新问题,适时对工作方案和配套措施进行调整完善,确保了改革的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