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打的“新红军”流水的自主创新

26.05.2014  10:54

  今年是江汽五十“知天命”之年。五十年来,江汽走出了人定胜天的辉煌篇章。

  五十年来,新红军精神、求真务实、自主创新,让江汽人不盲目,不崇拜,自主挺直脊梁,创新顺乎国情。自主创新犹如流水线一般,从新红军铁打的营盘里呼啸而出奔向远方和未来。

  而今天是江汽五十周年庆典的日子,天命之年,江汽不贸然冲动,不主观较劲,不再像年轻时仅表现为壮士情怀,而能够在这一刻举重若轻……

  自主品牌如何自立自强,自主品牌如何在汽车品牌国际化的中国市场脱颖而出?江汽用五十年的实践给出了答案。

  这些,是江汽五十年给业界带来的启示。

  新红军精神

  农村包围城市的胜利

  在江汽的发展历史上,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和军人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这或是江汽新红军精神的发端之处。

  江汽1964年脱胎于巢湖闸机械修理厂,正儿八经是部队改造劳改犯的地方,第一任厂长是新四军老战士王勤源,做事具有军人的雷厉风行,当时获批生产的汽车属军工项目。接着生产的安徽第一辆汽车是在安徽省革委会主任、12军军长李德生推动下向九大献礼,并在中南海获久经沙场的独臂将军、当时国务院主持工农业生产的余秋里首肯。

  到了1990年,当过兵、扛过枪,熟悉军队管理的左延安执掌帅旗。“自此,新红军精神逐步落地。”一位长期关注江汽的人士说,左延安的身上有着特别浓的红军情结并把这种情结融入22年管理JAC的执着中。“左延安接手时,江汽的状况是363.4万元的亏损,3000多名工人要生存。”之后,左延安洞悉红军“农村包围城市”的要诀,顶住内部人员的不解与骂声,卖掉发动机,集中“优势兵力”发展客车专用底盘,并提出适时发展整车。

  “那是爬雪山、过草地的日子。”江汽一位老员工回忆,现任江淮汽车掌门人的安进是汽车研究所所长,是他带领同事抡大锤才有了国内第一条客车专用底盘。此后,左延安亲自带队出去推销……1993年,江汽客车专用底盘产销量突破了万台。其生产的7米底盘占到了全国市场80%的份额,实现了江汽第一次转型。之后轻卡上马,发展态势卓越,江汽“农村包围城市”迈出坚实一步。

  就在这个时期,一股“歪”风开始在江汽内部蔓延,一些领导干部骄傲自大、企业员工嗜赌成性,一场“危机”即将降落在江汽集团。怎么办呢?左延安审时度势,在企业内部开展“大整风”,号召干部职工学习当年红军艰苦奋斗、居安思危的优良传统。“新红军”精神的概念初现,并逐步形成江汽未来逐步占领“大城市”的动力源泉。

  于是,一直沿革下来的传统是,江汽员工们每天上下班时间要吹军号;每天早上7点50要集合队伍做早操,唱《JAC之歌》;员工工作服不是通常在一些汽车制造厂看到的蓝色,而是红色;江淮轿车采用五星作为车标。而到2007年,新红军进军轿车领域,左延安也形容发展轿车犹如红军走万里长征,“而今迈步从头越”。

  自主创新

  不盲目,不崇拜的抉择

  江汽曾经与国外多个品牌合作过,但始终不盲目,不崇拜,自主挺直脊梁,创新顺乎国情。

  “第一代江汽重卡是以韩国现代与戴克公司的重卡技术为基础,2005年全新设计生产的‘格尔发重卡’也是在吸收德国戴-克重卡、现代重卡尖端技术基础上推出的,”但是新红军总是结合国内道路特点进行改进,或是适合中国国情、自主开发、面向国内外市场而成。

  MPV如此,发动机如此,江汽在自主创新之路上越走越顺。“自主创新犹如流水线一样,从新红军的营盘里穿梭而出。”业内专家认为。

  2002年3月18日,江淮第一台多功能MPV ——“瑞风”下线,当年销量占国内大MPV总销量的62%;2003年10月28日,第一台格尔发重型卡车成功下线,标志着江淮汽车正式拉开了生产重卡序幕;2005年江汽启动轿车项目,2007年11月18日,首款轿车宾悦上市;2011年1月,江淮汽车首批585辆纯电动车批量进入私家车市场,开创了全国纯电动轿车规模投放市场的先河;如今江汽已连续五年六款产品荣获“中国心”年度十佳发动机。国际领先水平的1.5TGDI涡轮增压直喷发动机现已小批量生产……新红军攻城略地,一路高歌,成为“兵种”最为齐全的自主品牌汽车主力厂商。

  业内人士分析,新红军之所以顺利“包围城市”,还与内部学习型组织建造有关,与内部灵活的管理机制有关。1998年,江淮汽车开始“40+4”培训,即全员每周四十小时工作再加四小时培训;2000年,启动品格训练,改造员工的内心世界;2002年,成立JAC大学,导入国际的培训标准;到了2003年开始设计员工成长路径。2006年5月27日,发布《JAC宪章》。“江淮汽车是我所见过的最接近学习型组织的企业。”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的作者、学习型组织概念的创始人,在考察江淮汽车集团之后如此评价。

  同时,“新红军”还构建了一套灵活的管理机制——MCU(mini cost unit,微型经营单元)。对于此管理机制的成效,安进在5月10日上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机制就是要让“干得好”、“干得不好”要有标准,通过考核,让干得好和干得不好,有不同的结果,极大地提高了江汽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求真务实

  正面回应、不言回避的坚持

  对于发展道路上所存在的问题,江汽坚持正面回应,不言回避。2013年的央视3·15晚会报道,江淮同悦因侧围面板生锈的质量问题而被全国多地的众多车主投诉。第二天上午11点整,江汽立刻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将召回问题批次的江淮同悦轿车,彻底、妥善地解决此次问题。

  “本质的问题是我们所有的追求与评价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对顾客价值的认知不够。”安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当时压力很大”。随后,江淮汽车内部掀起了“敬客经营服务销车”主题实践活动,对3·15事件进行复盘,从思想根源找问题进行深刻地反思。在当年年底,江淮汽车适时调整了发展的战略和方向,提出四个转变:由竞争导向向客户导向转变,由技术导向向价值导向转变,由制造导向向营销导向转变,由销量导向向服务导向转变,向客户导向型企业全面迈进。

  在江汽一位中层的眼中,江汽现任掌门人安进是一个执着的人,更是一个求真务实的管理者,“上任之初便在一次内部中层干部会议上提出新‘二十四字’方针。”要求干部“不说假话,少说空话,多说真话;不做虚事,少搞形式,多干实事”,明确要求:坚持以终端实际销售作为发车开票的依据,要求多卖附加值高的产品,严控成本、压缩库存,狠抓现金流。

  这在业内是罕见的,一位在当时采访了安进的媒体人士回忆,自己不由得为安进捏了一把汗,“不压库存,怎么能在数字上见成绩呢?”事实上,2012年,江淮汽车销量48.39万辆,同比上一年减少1.83%。销量呈现负增长,这是江淮汽车自1991年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下降。“但是我们所有报出来的数据都是实实在在的。经销商的满意度也大大提升了。”江汽数位中层在接受采访时对安进持支持态度,企业经营的目的之一是要持续不断地获得经济效益、要赚钱,才能够可持续的发展。“数字虽然不好看,但在保护企业和经销商效益的同时也保护了客户的利益。”这就是安进一直以来都在讲的“以效益为中心”。

  安进还认为,盲目地追求规模和产量,不是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发展方向,江淮汽车不能选择这样的道路。为进一步求真务实,根据外部条件的变化,安进提出在具体的业务结构调整与发展上,坚持“做大做强商用车,做精做优乘用车”,实现“四个转变”,打造“五有”企业,为江淮汽车找到了新的发展坐标。

   敬客经营

  胸怀天下、举重若轻的未来

  审时度势,步伐稳健。这是外界长期以来对于江汽的印象。江汽员工记忆犹新的是左延安经常说,“像江汽这样没有任何外资背景的自主品牌,一定要经历一个渐进式地积累无形资产的过程。”

  不冲突,不较劲,不会像年轻时仅表现为壮士情怀,在五十岁知天命的年纪,能够在这一刻表现出举重若轻。面对当前白热化的竞争环境,江汽提出,要从销量导向向服务导向转变,对外推行“敬客经营”,把用户满意作为第一位的目标。为此实施了一系列的管理创新举措,比如,所有中层管理人员竞聘上岗都有考核用户满意度的内容,每卖一台车从中提取500元甚至1000元用于提升用户的满意度,要求所有中高层管理人员轮流到该公司呼叫中心接听投诉电话,邀请对公司产品和服务最不满意的用户到企业给管理人员上课,诉说种种“不是”,等等。

  在2014年4月份的全国两会上,安进提交了《关于修订符合国情、国际认可的统一的汽车行业标准法规》的提案,建议由国家相关部门牵头制定符合中国国情,并能得到国际市场认可的国家统一的技术标准法规,为中国汽车企业创造更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大环境。

  在与外企合作核心技术上,江汽也从不贱卖良知,不盲目,不崇拜,总是以另类形式寻找自主之路。在关乎环保与健康的电动汽车研究与推广上,江汽人具备儒家的胸怀天下,不瞄准眼前的补贴,踏踏实实搞技术创新,为民办实事,即将上市的iEV第五代电动车只有200公斤的电池,续航里程能达到200公里,相关指标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对此,相关人士多有肯定,全国政协副主席、原科技部部长万钢于2011年4月17日在参加“绿色汽车·和谐社会”——中国·合肥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仪式后亲自试驾一辆纯电动汽车后高兴地说,“干得真不错!”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上,江淮汽车作出了样子。”今年2月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在江汽集团考察时,也勉励江汽继续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不断追求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