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代会系列报道之院长书记访谈】数理纵横 研精钩深——专访数学科学学院院长范益政、党委书记罗晓志

03.07.2014  17:12
 

本网讯 (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梁双舟)7月2日上午,数学科学学院院长范益政、院党委书记罗晓志做客校电视台虚拟演播厅录制《院长书记访谈》系列节目,畅谈近年来数学科学学院学科建设、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的模式和经验,并与现场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活动现场

 

在谈及数学的魅力时,范益政说,数学本身就是一门高度抽象的科学,同时也可以说是一门哲学,有其特有的一套价值观和对世界认识的方法和规律,本身就是一个完善的体系,同时也在不断发展。数学更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工科、管理学科、人文社科都需要用到数学,数学为这些学科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服务,解决学科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范益政介绍了数学科学学院的发展历程,1958年安大重建之后,数学系是学校设立的五个系之一,在建校初期受到上海复旦大学的大力支持,得到包括李世雄教授在内的一大批老师大力支持。安大数学系历史悠久,中期表现强劲。进入21世纪以来,学院一直保持很好的前进势头。目前学院构建了良好的学科平台,拥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在人才引进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高等数学》课的教学工作有序开展,编写的教材入选“十二五”规划教材,并在安徽省高校普及。安徽大学数学学科在省内高校中处于带头的位置,今年学院全职引进了一位国际代数组合领域专家伊藤达郎教授。学院提倡“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方针。引进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专家,培养有潜力的年轻老师,2010年以来,先后有18位青年老师到国外访学交流,有25位老师攻读博士学位。

谈及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罗晓志说,数学科学学院的各位教师,以朴实、踏实的工作作风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这便是对李世雄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学院共有两名年轻教师获得过李世雄奖教金,他们在日常科研教学中体现出李世雄老师“爱教育、爱科学、爱学生、轻名利、重奉献”的精神。李世雄老师的这几句话就是对学院师风的恰当评价。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学院强调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党委和行政紧密结合,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专业学科建设结合起来,提倡教师的个人成长、师资队伍的成长与学院学科建设共同成长。近几年,学院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等项目上,在高水平论文的发表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党员教师在学院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在教学科研中取得突出成绩,是学院优良的师德师风的代表。

在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范益政说,数学科学学院提倡“面向科学研究、面向社会需求、面向国际合作”的宗旨。根据学生需求因材施教。成立卓越人才数学班,设立小班教学与导师制,开设应用统计学等与社会市场需求密切相关的专业,与英国曼切斯顿大学实行“2+2”联合办学机制,进一步拓宽国际合作办学。在学科竞赛方面,学院也取得骄人成绩。1994年起,学校组织参与数学建模比赛,由数学科学学院承担组织工作,在国际、国内比赛中屡获佳绩。数学科学学院还负责全校《高等数学》课的教学工作。学院高度重视高等数学教学规划方案与教材体系建设,选派优秀教师担任教学工作,重视教学效果考评。学校专门成立了大学数学教学中心,全面辐射全校高等数学教学活动和高校数学文化建设,逐步实现高等数学在安徽大学全覆盖,将高等数学的思想、方法普及到其他学科上去。学院连续三年举办“π文化节”等活动,将数学知识、数学文化在校园里推广。

在学院发展前景方面,范益政提出推动各学科博士点内涵建设,引进国际知名领军人物,加强团队梯队建设。在科研方面,产生标志性成果。在本科生教学方面,创新培养模式,提升本科生培养质量。罗晓志说,数学科学学院有一支年轻的师资队伍,学院将致力于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养和科研水平,促进学科建设更上一层楼。

学生代表说:“小班教学和导师制的施行,使自己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同老师交流,学到更多的知识。老师带领我们从事科学研究和学科竞赛,全面提升自己的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导师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关心学生生活情况,及时给学生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