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公司示好持牌机构 互联网巨头开始行动
东方IC图 |
“金融科技”正逐渐成为了一个热词。对于这一新概念,监管层反应迅速。
从今年上半年开始,“金融科技”逐渐成为了一个热词。无论是在高大上的2016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还是在各式各样的行业研讨会议中,金融科技都是被热议的话题。
而行业对于“金融科技”的追捧则更为直观。2016年上半年,有多家P2P网贷平台宣布转型为金融科技公司。包括理财范宣布获得3.3亿元C轮融资后,转型科技金融平台;积木盒子改名“PINTEC”,专注于金融大数据处理和金融科技开发等。
这一现象令人回忆起三年前“互联网金融”刚刚火起来的时光。然而,互联网金融在野蛮生长的环境下,一些非法分子打着“互联网金融”招牌进行非法集资、诈骗等犯罪行为。这一次,金融科技是否会重蹈覆辙呢?
与三年前相比,监管层对“金融科技”概念作出了快速反应。7月2日,在第二期互联网金融协会从业机构高管培训的现场,央行条法司副司长刘向民明确指出,Fintech(金融科技)将不允许直接从事金融业务,而是要与持牌机构合作。
在政策的要求下,包括BATJ(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京东)在内的互联网巨头已经开始行动起来了,他们主动寻求合作传统金融机构,并试图树立金融科技行业的标准。
主动拥抱持牌机构
从“互联网金融”到“金融科技”,虽然只是几个字的差别,但“金融”两字在其中的地位却提升了。
“这不是一个所谓的‘互联网+金融’的模式,而是一个‘金融+互联网’的模式。”京东金融CEO陈生强在7月10日举行的第一届中国金融科技大会演讲中强调。
“这是京东金融一贯的观点。他们认为金融科技应该是金融机构带着互联网玩,而不是反过来。”一位行业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值得注意的是,从今年开始,许多标榜金融科技的公司都加快了和传统金融机构合作的步伐。今年5月份,京东主动暂停信用卡支付白条的功能,计划将“白条”与银行的合作模式将从产品层面的合作升级到用户层面的合作。
一个月之后,京东金融旗下现金借贷产品“金条”也向银行开放业务。具体的合作模式是将“金条”的资产端开放给银行,而用户运营、风险控制依然由京东金融主导。
除了京东金融之外,包括腾讯、阿里巴巴在内的互联网公司也纷纷提出了合作的愿景。同样是在上述大会上,腾讯副总裁、支付基础平台与金融应用线(FiT)负责人赖智明表示,互联网金融的下一个风口是与金融机构携手打造新的金融应用。
赖智明表示,未来腾讯将开放支付能力、风控能力、连接用户和商业的能力以及金融云和大数据给金融合作伙伴。据了解,目前腾讯FiT的金融合作伙伴已达200多家,如果算上长尾客户,腾讯金融云已经服务了1000多家金融机构客户。
除了频频示好银行之外,金融科技公司更直接的方式是挖人。据网贷天眼数据统计,仅2016年上半年互金行业共有20位高管发生人事变动,其中9位变动来自银行高管跳槽到互金行业。
当这些银行高管跳槽至金融科技公司时,也带来了传统金融机构的思维方式。百度副总裁张旭阳在履新后的首次演讲中,强调应该使用技术化的手段促进财富管理业务回归本源。比如,通过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手段,从海量数据中挖掘用户特征标签,体系化构建用户全貌。
三种合作模式
根据《国际金融报》记者的梳理,目前金融科技公司与传统搞金融机构的合作方式大致分为三种。
首先是数据及技术方面的合作。这也是金融科技公司赖以生存的资本。比如在反欺诈领域,很多金融机构要审核用户真实的身份,而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金融机构对用户进行更多的洞察和分析。
目前,区块链技术正成为嫁接传统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公司的桥梁。2015年9月建立的初创公司R3 CEV发起R3区块链联盟,至今已吸引了包括富国银行、花旗银行、德意志银行、汇丰银行、摩根士丹利等40多家巨头银行参与,致力于研究和提供新的金融技术。
其次是资产端的合作。自从2014年证监会将资产证券化从审批制变为备案制之后,场内ABS发行速度明显加快。在良好的市场环境下,包括京东金融在内的多家金融科技公司通过发行ABS产品,将资产开放给传统金融机构购买。
而传统金融机构也逐渐认可金融科技公司的风控能力及资产质量。京东白条ABS自2015年10月在深交所挂牌以来,最低发行利率不断下降,已经从5.1%下降至3.8%。今年5月,京东金融发行的互联网保理业务ABS,其优先级利率为年化4.1%。
最后,是用户方面的合作。在用户的运营方面,金融科技公司具有天生的优势。据赖智明介绍,过去一年很多基金公司发现,通过腾讯平台新增的用户数超过自身渠道十年的发展。陈生强也表示,京东金融与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合作开发的小白卡,100天时间能够创造100万用户申请纪录,这个速度在此前是难以想象的。
业内人士指出,金融科技公司主动向传统金融机构示好,其实是想回归金融的本质——风险控制。
“几百年来,从阿姆斯特丹建立了全球首家证券交易所到现在,现代金融的本质从未发生过变化,只不过是技术进步,一直在推动着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说到底,金融是核心,科技是手段。”陈生强表示。
在他看来,金融科技的标准包括四个方面:以数据和技术为驱动;提升行业效率,降低行业成本;做传统金融不能做或做起来成本很高的业务;致力于能力输出,服务金融机构。
“金融科技公司与传统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应该扩大合作,将自身的能力输出给大家,从而帮助他们改善效率,降低成本。”陈生强强调,金融科技公司与传统金融机构的关系不是“挑战”而是“连接”。
而蚂蚁金服总裁井贤栋在上述大会中同样强调金融科技公司应该守住风险,并加强行业对的自律规范、维护公平竞争。“这个领域很多不规范的情况存在,我们觉得应该用良币驱逐劣币,让一些规范企业得到合适的资质做大做强,引导整个行业,从而改善整个行业的生态,防范行业的风险。”
传统金融机构“反扑”
尽管目前传统金融机构逐渐接纳金融科技公司,但是在一开始,这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陈生强在上述演讲中就表示,在中国的市场环境中,如果金融科技公司一上来就直接跟传统金融机构合作是很难的,一是因为金融科技公司的创新模式需要验证,二是在用户体验的要求上,传统金融机构跟金融科技公司也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差异。
为了获得金融机构的认可,金融科技公司选择“迂回作战”。一位不愿具名的金融科技公司负责人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实际上一开始传统金融机构对金融科技公司的风控是有担忧的,需要金融科技公司先用自有资金证明一下,证明自己能够在快速扩张规模的同时控制风险,并且保持很低的坏账率。
而另一方面,传统金融机构自身也在不断地加强技术投入。华尔街金融巨头高盛就曾表示自己是个科技公司,公司雇佣的程序员和技术工程师的数量比Facebook、LinkedIn和Twitter等互联网公司还要多。
此外,传统金融机构纷纷以投资和创立孵化器的方式来促进金融科技的发展。2013年巴克莱在伦敦启动加速器和联合办公空间以来,极大推动了英国金融科技初创企业的成长与兴盛。
而类似这样由传统金融机构发起的合作,在全球的Fintech领域数不胜数。数据显示,自2009年以来,包括美银、花旗、富国银行、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以及高盛在内的六大银行已经战略投资超过30家金融科技公司。
而在国内,传统金融机构也加快了这一步伐。今年4月份,华泰证券宣布7.8亿美元收购美国金融科技企业AssetMark。此外,传统金融机构也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金融科技公司。比如,兴业银行已于去年成立独立的子公司“兴业数金”,将其自身在支付结算、系统建设方面的科技能力整体打包注入。
责编:杨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