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蝉大王”的故事——记五河县城关镇养蝉能手张祖杰

29.06.2017  14:07

    “养金蝉不是新闻,养金蝉成功才是新闻,养金蝉80%的人是失败的。”张祖杰一再重复着这句话,尽管他属于20%中的一位,但也曾遭遇重创:2009年开始养殖金蝉,当年拿出多年在外打工攒下的积蓄和从亲朋好友处借来的近30万元,租下了十字岗村紧靠怀洪新河北岸的240亩林地,开始了养殖金蝉,但接下来几年里,收成并不理想。

图一:金蝉、芦笋、沙棘种养殖基地

  经过多年的研试,他成功走出了“金蝉+芦笋+沙棘”立体人工养殖技术基本成熟,通过提倡绿色种养殖,绿色采摘、健康生活,增加经济效益。注册了五河县创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及“创杰”商标。

图二:金蝉蜕壳

  他经过潜心研究,摸索出了在芦笋地里养殖金蝉技术,而且金蝉出土时间,由五年缩短到二年出土。据其介绍,由于芦笋根系发达很适合金蝉生长,再加上其在芦笋地里使用的自己研究的一种生物菌剂,金蝉产量大增,真正成了无公害、绿色、健康食品。目前,张祖杰的这项养殖金蝉技术,在全国尚属首家,而其潜心研究的金蝉技术,成了远近闻名的“金蝉大王”,全国多地人士慕名前来学习、交流养殖金蝉技术。

图三:工人正在收获金蝉

  今年午收前,他一下又承包了上百亩地,除在芦笋地里养殖金蝉,还种植沙棘,以达到一地三收益。张祖杰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今年这一季按每亩可产知了300斤,按市价80元╱斤计算那就是2400元。而现在的芦笋最低10元╱斤,这一季亩效益可达三万左右,这远比普通种地收入多得多。而且立体种养在提高收入、开拓有机种植的同时,也修复了土壤,可谓一举多得。下一年,张祖杰将借助金蝉养殖和芦笋、沙棘种植,在基地建立农家乐旅游项目,通过提倡绿色种养殖,绿色采摘、健康生活,增加收入。同时,为了带动和增加全县农民经济收入,其准备以提供信息、金蝉种苗和技术合作等方式与有意从事金蝉养殖的农民合作,携手共同发展、共同致富。

图四:创杰种养殖专业合社董事张祖杰(中)正在通过微信向外界发布市场信息

  今年金蝉丰收,让张祖杰喜不自胜。

  随后,他到南京昆虫系对我们寄生于芦笋根生长的金蝉作了理化分析、寄生芦笋的金蝉比寄生树根的金蝉营养高的多、芦笋本身就属保健及抗癌蔬菜、这是众所周知的、金蝉和其他养殖不一样没有家养野生之分。

  由农民到养蝉能手,张祖杰走过一条漫长却并不曲折的路。“力不到不为财。”他说,“养蝉10年,一步一个脚印,我靠的就是坚持和耐心。张祖杰是一位学习型的农民:他经常到处地考察,把握农产品的市场走势和发展趋势。

  由农民到养蝉能手,张祖杰的故事在五河的“金蝉+芦笋+沙棘”立体人工养殖投下一个缩影。